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又称无菌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最常见形态。中医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就中医治疗CNP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2.
王强  张金喜 《新中医》2010,(10):105-106
<正>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仲景用于治疗妇人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取其活血化瘀、消癓化积之功。后经演化,该方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多种病症。近年来,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男科病症的临床研究渐多,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58例,予中药“前列通方”口服,同时针刺中极、腰阳关、膀胱俞、合谷、太冲等穴,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栗总有效率为89.7%;治疗后NIH-CPSI(疼痛或不适感、排尿异常、生活质量)和EPS(卵磷脂小体、白细胞)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理想,能改善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的含量,降低症状指数积分。  相似文献   
4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研究估计,到2020年KOA将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残的疾病。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KOA给患者个人和社会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研究显示,采用中药熏洗、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张金喜 《陕西中医》2013,34(8):1074-1074
<正>近年来,随着对男科疾病研究的日渐增多,经方的应用亦突显其优势。笔者近年应用经方加味治疗男科疾病,效果满意。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遗精田某,28岁。2010年5月26日初诊。患者遗精2年,时轻时重。近来学业繁重,每周遗精三、四次,甚则白昼滑精,遗精后身汗出,头晕,腰膝酸软,形寒怕冷,舌淡苔白,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以经方五苓散为主,加味治疗因气化失司,水液吸收、输布、排泄失常所致睾丸鞘膜积液、前列腺增生症、阴囊潮湿等男科常见病,效果满意,供同道参考斧正。  相似文献   
47.
张金喜  王强 《新中医》2010,(3):103-105
中医药治疗阳萎有较好效果。笔者就近年中医药治疗阳萎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脑血流图检查对人体无害、无痛,应用简便,并能客观地反映脑血管弹性、血管紧张度及脑血流量,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对2003年7月~2005年10月在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医学心理科门诊就诊和由医科大学总医院会诊的34例以头痛为主诉的2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脑血流图及其心理正常与异常的相关性进行  相似文献   
49.
虎口区、手背及手掌部皮肤缺损是手部常见的疾患,常以腹部带蒂皮瓣或前臂桡动脉、尺动脉皮瓣修复,我院从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该类创伤共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调神解痉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予调神解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2星期、治疗4星期和治疗后3个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量表(SFMA)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氨基丁酸(GABA)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在随访时,观察组各项评分有持续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ABA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解痉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能够保持远期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GABA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