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正>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患者的远期预后,但放化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已成为新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患者开始重视治疗后的生育力保存。女性生育力保存包括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及卵巢组织冷冻,其中,胚胎及卵母细胞冻存技术已近成熟,但不适用于儿童、未婚女性及迫切需要治疗的肿瘤患者。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是继胚胎和卵母细胞冷冻技术之后的另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2.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不孕症类型,是由于患者存在内分泌紊乱、染色体和基因异常、药物损伤和卵巢病变等因素导致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最终导致不孕。自噬是细胞内组分降解与再利用的重要方式,存在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包括卵巢储备、卵泡发育和闭锁等。研究表明,引起排卵障碍的多种疾病中存在卵巢内自噬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自噬活性升高,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早衰中自噬水平异常增加或减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自噬处于抑制状态。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在内的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中的自噬。自噬关键因子的缺失和突变,以及过度激活均会影响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泌功能,从而阻碍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卵。二甲双胍和一些激素类药物能够参与自噬过程的调节。总之,自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不同获卵数对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探讨IVF-ET的理想获卵数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控制性促排卵的10002个周期。比较获卵数1~3枚、4~6枚、7~9枚、10~15枚、16~20枚、≥21枚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获卵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获卵数对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影响。结果共收集到10002个取卵周期,获得活产共5904个周期,总累积活产率59.03%(5904/1000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内膜厚度为(10.31±3.09)mm,获卵总数为8.00(5.00,12.00)枚,成熟卵子数为7.00(4.00,11.00)枚,正常受精数为5.00(2.00,8.00)枚,第3日可利用胚胎数为4.00(2.00,7.00)枚。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获卵数1~3枚患者(OR=0.11,95%CI=0.12~0.18)、获卵数4~6枚患者(OR=0.32,95%CI=0.33~0.44)、获卵数7~9枚患者(OR=0.62,95%CI=0.54~0.71)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明显低于获卵数10~15枚患者(P<0.0001);获卵数16~20枚患者(OR=1.54,95%CI=1.24~1.93)、获卵数≥21枚患者(OR=2.49,95%CI=1.76~3.52)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明显高于获卵数10~15枚患者(P<0.0001)。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获卵数<19枚时,累积活产率随获卵数的增加明显增加,获卵数每增加1枚,累积活产率增加16%(OR=1.16,95%CI=1.15~1.18,P<0.0001),当获卵数≥19枚时,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不再增加(OR=1.00,95%CI=0.96~1.05,P=0.8403)。结论IVF-ET周期中获卵数与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呈曲线关系,当获卵数<19枚时,累积活产率随获卵数的增加明显增加,当获卵数达到19枚时,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54.
降血糖新药--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复合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常常需要联用两种或多种降糖药。为了满足临床需要 ,美国施贵宝公司开发了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复合片 (商品名Glucovance) ,并于 2 0 0 0年 7月31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本品有 1.2 5mg/ 2 5 0mg ,2 .5mg/ 5 0 0mg和 5mg/ 5 0 0mg 3种规格。1 药理毒理1.1 作用机制[1]  本品将两种作用机制互补的降糖药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组成复方制剂 ,以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格列本脲通过刺激胰岛功能细胞的胰岛素释放而发挥急性降糖作用 ,它长期给药时的降糖机制尚未明确。胰腺外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医疗机构制剂微生物风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枸橼酸钾溶液微生物风险研判的过程,探索性地采取了生产改进后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呈现的效果。结果:增加着色剂(5%柠檬黄溶液)储备液的终端灭菌措施,可保证枸橼酸钾溶液微生物检查符合规定。结论:对着色剂溶液采取终端灭菌措施,是确保枸橼酸钾溶液微生物限度达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反复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7 0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OH次数将患者分为A组(首次行COH者)、B组(第2次行COH者)、C组(第3次或第4次行COH者),比较3组患者的胚胎发育指标(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和妊娠结局(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3组患者的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随COH次数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正常卵裂率和可利用胚胎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患者的正常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使用绒促性素(HCG)诱发排卵后不同胚胎移植时间的临床结局,探讨自然周期FET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自然周期使用HCG诱导排卵的FET周期,根据移植胚胎的不同分为卵裂期胚胎(n=522)和囊胚期胚胎(n=251)共773个周期。根据移植日距HCG注射日天数进行分组,以HCG注射日为D0,HCG注射后第3天移植卵裂期胚胎为D3-3组;HCG注射后第4天移植卵裂期胚胎为D4-3组;HCG注射后第5天移植卵裂期胚胎为D5-3组。HCG注射后第5天移植囊胚为D5-5组;HCG注射后第6天移植囊胚为D6-5组;HCG注射后第7天移植囊胚为D7-5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并对妊娠结局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移植卵裂期胚胎的D4-3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D3-3组与D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囊胚期胚胎的D7-5组优胚移植周期率显著低于D5-5组与D6-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年龄、移植胚胎数、优胚移植周期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移植卵裂期胚胎的D3-3组、D4-3组、D5-3组相比较,移植囊胚期胚胎的D5-5组、D6-5组、D7-5组相比较,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CG诱导排卵的自然周期FET中,HCG注射后3~5天移植卵裂期胚胎,5~7天移植囊胚期胚胎均可取得相似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8.
1990年以来,我院为10例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26~65岁,平均49岁,病程1个月~8年。本组均有高血压症状,其中持续性高血压2例,阵发性高血压8例。10例24h尿VMA均升高,3例血糖较高。经B超、CT或MR I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位于左侧肾上腺3例,右侧7例。体积2.0 cm×1.5 cm×1.0 cm~7.2 cm×8.1 cm×12.0 cm。1.2方法术前2周常规服用α-受体阻滞剂,如酚明20~60mg/d,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心率过快可加用心得安或钙拮抗剂。术前5d充分…  相似文献   
59.
张翠莲  梅丹  李大魁 《中国药房》2009,(25):1933-1936
目的:为协助药品管理者应对药品短缺的挑战及合理使用短缺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借鉴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的《药品短缺管理指南》并结合我国实际及我院药品短缺的管理实践,探讨对我国具有可操作性的药品短缺管理策略。结果与结论:建议借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做法,通过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医疗必需药品的短缺问题,并在医疗机构建立应对药品短缺预案,从而减少药品短缺引发的临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0.
头孢曲松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头孢曲松为临床广泛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头孢曲松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近年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从国内外文献检索到头孢曲松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1例,其中国外报道16例,死亡8例;国内报道5例,死亡1例.头孢曲松钠的剂量一般为1~4 g,溶血反应发生的时间从用药后数分钟到数天不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急促、腰痛,并伴有血尿、蛋白尿等;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血清学检查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为免疫复合物反应.本症十分罕见,但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输注洗涤红细胞并碱化尿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