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α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方法选取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气喘、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α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加速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标准的运动激发试验,对36例哮喘患儿进行检测,以36例健康儿童作对照,以运动后最大呼气峰流速的改变率(△PEFR)≥15%为标准.结果22/36(61.1%)运动诱发哮喘(EIA)阳性,而对照组全部阴性.结论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发生率为61.1%,应加强对哮喘患儿运动可诱发哮喘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53.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咳嗽是儿科值得关注的重要临床症候群之一,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免疫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与成人有较大区别,不同年龄儿童也有不同的病因特点,决定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不能照搬成人的标准,因此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国内《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近期试行,会推动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4.
张海邻 《新医学》1999,30(12):712-713
1引言等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初膜过敏性疾患,其特征为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性皮疹,亦可累及其他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若消化系统症状先于皮疹出现,常易弓l起误诊。现将本院1995~1997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的25例小儿等麻疹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男18例,女7例,男:女一2.6:1。年龄*二个月至13岁,其中3岁以下4例,3~6岁14例,6岁以上7例。22主要临床表现腹痛多为钝痛或隐痛,偶为阵发性绞痛,腹痛位于济周部15例(60%),上腹痛5例(ZO%),右下腹痛3例(l%),全腹痛2例(8%)。伴恶心、呕吐1…  相似文献   
55.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和多发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要表现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咽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其中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由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非常重要。为确保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保证检验全过程的规范非常关键。标本选择、采集和运输这些检验前阶段对于病原微生物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选择和采集标本的人员大多是医生和护士,由于对具体的要求缺乏了解,这个环节常成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此外,随着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验手段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也需要对常用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和临床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道感染协作组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科、临床检验等领域的专家撰写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以期为儿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本期发表的分别是病毒篇和细菌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和脂多糖受体(CD14)基因多态性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特应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2004-02-2006-04,于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利用测序法测定79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和113例特应征儿童的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的基因序列以及CD14基因序列,寻找多态位点,调查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比较两组儿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79例对照组儿童和113例特应征组儿童均未发现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多态性.特应征组和对照组儿童均发现CD14/-159多态性,以TT基因型为主,未发现其他多态位点.其中对照组儿童TT、TC、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0%、28.0%和15.0%,特应征组儿童TT、TC、CC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9%、35.4%和17.7%,按Hard-Wei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x2=3.462,P>0.05).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1.918,P>0.05).结论 未发现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多态性,温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CD14/-159多态性,未发现CD14基因其他多态位点.温州地区汉族儿童CD14/-159基因型以TT为主,未发现CD14/-159基因型和特应征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加强对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导致的隐源性咯血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3例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导致的隐源性咯血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年长儿,以咯血为首发症状,除合并轻微咳嗽外无其他典型临床症状;3例患儿均行胸部CT、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例1和例2患儿胸部CT均提示肺内片状阴影,例3未见异常;例1患儿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右侧支气管内异常结节影,例2、3患儿未见异常;3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未能明确咯血原因;最后均通过主动脉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诊,并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论 年长儿童的隐源性咯血要警惕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并予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分析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某院诊治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15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各79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哮喘控制评分改变。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PEF50、ACT评分、哮喘总控制率(93.67%)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利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善、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对患儿预后有促进性作用,是较为安全、可靠、高效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患儿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等特点.结果 46例患儿年龄3d至14岁,其中<3个月8例;3个月至1岁20例,>1~3岁15例,>3~14岁3例.均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其中气管支气管软化10例,支气管起源异常15例,支气管缺如5例,气管支气管狭窄21例.复合畸形10例.发病年龄3d至14岁,均表现为反复咳嗽、反复或持续喘息,喘息多在吃奶、哭闹或运动后加重.X线胸片和CT平扫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透明度增强或肺不张,10例气管支气管软化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确诊,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气管支气管狭窄21例,诊断支气管起源异常14例.结论 (1)对有下列临床特点者应该考虑到气管支气管畸形的可能:持续咳嗽经常规脸查不能明确病因;反复或持续喘息,经抗炎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反复或持续喉鸣;X线胸片同一部位反复或持续肺炎或肺不张;X线胸片提示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纵隔移位而原因不明.(2)纤支镜对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螺旋CT三维重建对诊断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和狭窄的诊断价值和纤支镜相当,尤其适用于年幼儿和危重儿.  相似文献   
60.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小儿吸入性肺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小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利用Olympus BF 3C-20纤维支气管镜对5例吸入性肺炎的危和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5例中除不同吸入物外,3例见支气管化腔性感染,3例见肺不张;治疗后3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100%;术中除短暂SaO2下降外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小儿吸入性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但术中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