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01.
林坚  尹波  张弩 《浙江医学》2010,32(10):1464-1466
目的 研究眼镜蛇毒因子(CVF)激活补体系统,对兔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56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兔按0.5mg/kg腹腔内注射含CVF的0.9%氯化钠溶液约5ml,对照组兔腹腔注射5m10.9%氯化钠溶液.再设空白组、标准组.4组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浆补体C3、TNF-α、NSE浓度,以脑(湿-干)/湿检测脑水的含量.结果 兔血浆中补体C3、NSE、TNF浓度,在4组间、组内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大脑(湿-干)/湿比重:实验组(80.19±0.54)%,对照组(79.5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F能有效激活并耗竭补体,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加重脑水肿的发生.脑出血急性期TNF-α、NSE升高的峰值与脑损伤、脑水肿严重程度可能存在某种联系,TNF-α、NSE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脑损伤和脑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02.
右旋美托咪定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麻醉前注入右旋美托咪定(DEX)对老年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I或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0例患者,年龄60~72岁,患者随机分为D、C两组,每组20例。D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入DEX1.0μg/kg,10min输注完毕,C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50μg/kg,静脉注射。两组在术后用相同的静脉镇痛的方式:芬太尼16μg/kg,以0.9%氯化钠液稀释到100mL注入PCIA泵,两组PCIA泵注射速度均为2mL/h持续泵入,单次自控量0.5mL,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监测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Ramsay镇静评分,并且观察记录患者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多个时间点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而Ramsay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警觉/镇静(OA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呼吸抑制以及需要加服止痛药的例次数,D组均低于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全麻诱导辅助用药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作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并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03.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GCS<8)28例,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颅内压(ICP)、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分析ICP和PbtO2的变化规律及意义。结果(1)伤后24小时PbtO2≤5mmHg,ICP≥40mmHg无法降压者预后不良;(2)伤后ICP、PaO2、PaCO2明显影响患者PbtO2;(3)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灵敏的脑组织氧合程度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提示预后,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3例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23例患儿中,恢复良好7例,占30.4%;中重残7例,占30.4%;植物生存4例,占17.5%;死亡5例,占21.7%。结论: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早期、充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治疗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腺瘤44例,泌乳素腺瘤3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3例,促性腺激素腺瘤6例,多分泌性腺瘤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62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13例。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第1天复查垂体激素水平,提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再次手术与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视野障碍好转40例,头痛、头晕缓解51例,月经恢复正常20例。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肿瘤,能够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健脾汤干预胃肠道功能对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SHI需机械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干预组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并予疏肝健脾汤(柴胡12g,枳壳12g,白芍15g,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5g,党参15g,素馨花10g,合欢花10g)每日1剂;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如鼻饲流质并过渡到匀浆饮食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ICU病死率及开始治疗后1、7、14、21d患者血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19.6&#177;6.1)d比(28.5&#177;7.1)d3及住ICU时间[(31.6&#177;8.7)d比(40.8&#177;7.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15%比55%)及ICU病死率(15%比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营养支持14d、21d,干预组血中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中药疏肝健脾汤可改善SHI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少胃食管反流,增加肠内营养总量,提高免疫功能,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和ICU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手术治疗老年人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25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外踝采用腓骨远端锁定钢板、内踝采用加压螺钉或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下胫腓关节采用全螺纹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一些并发症的情况,如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结果:随访时间4-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6周。临床观察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SHI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各15例。早期营养组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免疫营养组除采用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治疗外,同时给予谷氨酰胺颗粒10g,3次/d。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治疗第1、7和14d,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结果①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和14d,CD3+水平较低(P0.05),CD4+水平较低(P0.01);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CD4+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营养组第14d,CD4+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CD3+、CD4+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第14d,CD3+水平、CD4+/CD8+比值较高(P0.05),CD4+水平较高(P0.01)。②免疫球蛋白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和14d,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营养组和早期免疫营养组第14d,IgG水平较高(P0.05)。③营养代谢指标:与营养治疗第1d比较,对照组第7d,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低(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早期免疫营养组第7d,白蛋白水平较高(P0.05)。结论 SHI患者急性期存在蛋白质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抑制。在加强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营养或者早期免疫营养,尤其是早期免疫营养,能促进SHI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是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存活后往往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对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处理仍然相当棘手,没有统一的方案.用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新侣生儿脑室出血后脑积水,就其疗效和安全性作一初步评价.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相继入住我院的15例新生儿脑窜内出血Ⅲ度以上合并脑积水,且1周内脑室进行性扩大,头围每天增大>2 mm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患儿,进行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储液囊埋植后根据临床和头颅超声或头颅CT检查结果,决定脑脊液引流次数,间歇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并观察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及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若储液囊引流无效,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后临床随访1.5~3年.结果 15例患儿中早产儿11例,孕龄(31.5±0.5)周;足月儿4例,其中3例为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脑室出血Ⅲ级13例,Ⅳ级2例.脑室出血平均诊断日龄:早产儿(9±1)d,足月儿(22±7)d.埋植Ommaya囊时日龄:早产儿(18±1)d,足月儿(31±7)d.平均每例患儿脑脊液引流次数(21.5±4.6)次,每次引流量为(10.2±1.3)ml/kg.15例经储液囊脑脊液引流后30 d脑脊液中细胞计数和葡萄糖分别为(14±6)×106个/L、(2.2±0.2)mmol/L;引流后39 d蛋白质为(0.48±0.10)g/L.13例经储液囊脑脊液引流后在1~4周内头围增长速度每周<1 cm,病情改善,其中12例至12~18个月时脑室恢复正常大小,1例在36个月时仍有轻度扩大.2例储液囊脑脊液引流无效,其中1例转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3个月死亡.术中和术后病情稳定,1例术后16 d储液囊出现渗漏,并发颅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15),加用抗菌素治疗痊愈.14例术后1.5~3年时间随访:11例生长发育正常;2例早产儿发生两下肢痉挛性脑瘫,其中1例合并弱视;1例足月儿有癫癎发作.结论 采用储液囊脑室埋植引流治疗新生儿重型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初步显示疗效满意和比较安全,为进一步明确其疗效需前瞻性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10.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加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加强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早期肠内外复合营养加强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浓度、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治疗组病例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加强营养支持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恢复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