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疑难性腹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疑难性腹水患者的腹腔镜探查+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中130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其中结核性腹膜炎83例,腹腔恶性肿瘤37例,肝硬化8伪。肠系膜巨大囊肿2例。6例腹腔镜下探查及活检结果不明确,经内科对症支持治疗4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确诊率为95.7%。结论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安全、确诊率高的优点,逐渐成为疑难性腹水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2.
摘 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SOD酶的影响。方法: 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丹参多酚酸组和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a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血中SOD酶含量的变化,记录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丁苯酞组和丹参多酚酸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Ba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和SOD酶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丁苯酞联用丹参多酚酸组均优于丁苯酞组与丹参多酚酸组(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丹参多酚注射液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3.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本文报告自1993年3月~1999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人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重点讨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消融体会。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在已完成RFCA的420例心动过速病人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47例,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2(60~71)岁。冠心病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心肌病1例,风心病1例,其余36例无其他心血管异常。4例伴有糖尿病,3例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有心绞痛,1例伴有左心衰。1.2 电生理标测和RF…  相似文献   
44.
超声心动图评价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术疗效的评价。方法:C地31例TOF根治术患术前及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后右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PA)、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P=0.0001),肺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PAVmax)肺动脉跨瓣压差(PG)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1)。结论:RVOT、PA、LPA、RPA、PAVmax、  相似文献   
45.
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取核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取核法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1例46眼采用翻筋斗取核法完成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d,裸眼视力<0.3者4眼(9%),0.3~0.5者22眼(48%),>0.5者20眼(43%),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法取核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在体外培养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观察HGF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20例,其中窦性心律(SR)者和慢性心房颤动(CAF)者各10例,分别作为SR组和CAF组。记录患者左心房内径(LAD)。换瓣术中无菌条件下取适量右心耳组织,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水溶性磷酸化四唑盐-1(WST-1)比色法检测HGF和TGF-β_1在不同浓度(HGF:25,50,100,200 ng/ml;TGF-β_1:0.1,1,10,100 ng/ml)和不同时间(12,24,48,72h)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HGF/TGF-β_1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_1 mRNA水平,分为3组:SR组、CAF组和HGF干预组(CAF组中再加入100 ng/ml HGF干预48 h)。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AF组患者的LAD显著高于SR组[(5.76±1.37)vs(4.43±0.77)cm]。HGF和TGF-β_1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别具有抑制和促进作用,且与剂量(r_(HGF)=-0.686;r_(TGF-β_1)=0.655)和时间(r_(HGF)=0.557;r_(TGF-β_1)=0.840)显著相关(P0.05),其中:100 ng/ml HGF作用48 h抑制作用最显著;10 ng/ml TGF-β_1作用48 h促进作用最显著。HGF/TGF-β_1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CAF组相比(1.78±0.98),SR组(0.92±0.66)和HGF干预组(0.67±0.64)的TGF-β_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F患者LAD增大,TGF-β_1分泌增多。HGF能够抑制人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_1的生成,部分拮抗TGF-β_1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查234例住院患者血液中EBV抗体,对28例口腔癌病灶标本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EBV基因组核抗原1区.结果 234例住院患者的血液的EBV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5.55%.28例口腔癌病灶标本EBV核抗原1区阳性2例,阳性率7.1%(P>0.05).结论 EBV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乳鼠窦房结细胞、心房肌细胞及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方法选12只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乳鼠,分离培养窦房结细胞、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结果窦房结细胞体积小,细而长,呈长梭形,搏动频率为(152.1±10.9)min-1;心房肌细胞体积亦较小,梭形或三角形,搏动频率为(116.3±8.6)min-1;心室肌细胞体积较大,可伸出伪足并交织成网,呈短梭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搏动频率为(92.4±9.3)min-1,3种细胞的搏动频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细胞的静息电位分别为(-41.3±4.0),(-50.7±2.9)及(-59.8±2.1)mV,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肌细胞的APD20,APD50和APD90均较心房肌细胞延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细胞形态各异,窦房结细胞具有自发性搏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较心房肌细胞长。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地震后小儿的受伤特点。方法对地震发生后72h内我院收治的124例儿科伤员进行分析。结果受伤者以13-18岁年龄段最多。受伤部位以骨关节最多,共74例,占59.7%;其次为头部15例,占12.1%;挤压综合征9例,占7.3%。在骨折伤员中,下肢骨折占54.1%,其次为上肢,占28.4%。重伤伤员15例,占12.1%,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本次地震中学组伤员较多,紧急救援时应合理配置各科医务人员比例,使更多的伤员得到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50.
P波离散度预测特发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心房颤动 (房颤 )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12导联体表心电图表明 ,有阵发性房颤史者 P波明显延长。最大 P波时限增加是心房传导时间延长的标志。 P波离散度 (Pdispersion) ,是指同步记录的 12导联心电图中 ,不同导联测定的最大 P波时限 (Pmax)与最短 P波时限 (Pmin)间的差值。P波离散度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的标志 ,P波离散度异常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有房内传导延迟、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因此本文分别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和健康自愿者 (对照组 )同步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测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