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索不同跌倒风险老年人在跨越障碍前后的步态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坐 立行走计时测试和5次坐立测试对2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分级,应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老年人跨越障碍前后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高、低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在跨越障碍前后整体足底压力双峰曲线特征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跌倒风险组在跨越障碍后X方向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运行轨迹显著大于低跌倒风险组(P<0.05)。跨越障碍前,高跌倒风险组支撑足第3跖骨峰值压力大于低跌倒风险组(P<0.05)。在跨越障碍后,高跌倒风险组支撑足第1趾骨峰值压力明显小于低跌倒风险组(P<0.05),而高跌倒风险组足跟外侧冲量明显大于低跌倒风险组(P<0.05)。高、低跌倒风险组老年人在跨越障碍前后足底接触面积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各区域接触面积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跌倒风险老人相对低跌倒风险老年人跨越障碍时支撑时间延长,跨越腿足底跖骨区域峰值压力增加,足底COP曲线表现出不对称性,且在冠状面横向变化范围增大。在临床评估中应重点关注跌倒风险人群跨越障碍的足底压力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进修护士的临床教学采用程序教学模式的同时,运用了导师负责制和个体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21名进修学员结束进修时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平均为97.3,进修学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为100%,进修学员回到原单位多数成为血透室的骨干。进修护士的带教采用上述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动-静脉内瘘在临床护理和患者自我维护中意义.方法 选择持续透析时间>1年,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规律透析每周3次的15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1)在临床护理和患者自我维护中,除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外,内瘘每次穿刺时要观察内瘘血管走向,注射血管壁的厚薄、弹性、深浅及瘘管是否通畅、震颤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恰当的压迫止血方式,为减少皮下渗血和血肿、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别采用透明胶带纸卷压迫止血法与指压纱布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进行压迫止血,并对两种不同压迫止血方法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及皮下渗血和血肿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指压纱布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止血时间、穿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现状。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对北京市16所医院210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5.50±0.75)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把握感、有意义感、一致感、患者影响感及组织影响感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高于一般护士群体。  相似文献   
16.
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  张庆来 《天津药学》1998,10(4):51-51
使用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与100例使用硝酸异山梨酯作对照。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0%和95.0%,而对照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4.0%和84.0%,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表明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桂芝  李寒  张庆来 《护理研究》2011,25(20):1814-1815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降低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的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09年2月在CQI前7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改进目标,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与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共进行血液灌流697例次,Ⅱ级凝血3例次(0.43%),未发生一例Ⅲ级凝血。[结论]CQI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常规行血液灌流治疗中凝血的发生率和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一过性血液循环障碍,它可以是即将发生完全性瘫痪的先兆,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梗塞或猝死的先兆。因此它的治疗近年来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院应用尼莫地平治疗TIA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敬丽  李寒  张庆来  刘静 《中国病案》2014,(3):79-80,F0003,2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状况的现状及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OSI)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维持性血透患者100例进行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调查,与1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结果 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程度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睡眠障碍与其抑郁状况呈正相关(r=0.78,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抑郁程度、透析年限和年龄密切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睡眠质量差与抑郁程度高是血透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血液净化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个体化干预.  相似文献   
20.
背景:无氧工作能力是影响许多运动项目成绩发挥的重要因素,测量和评价人体无氧工作能力对于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人体运动能力、检测训练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了解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专项的大学生无氧能力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06-12在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进行。 参试者:选择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02级学生48名,受试时身体状态良好,均无专业训练经历。 方法:48名学生按其专项运动分为长跑组、体操组、投掷组、短跑跳跃组,每组12名。采用Wingate 无氧功率试验法,利用瑞典产的Monark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在一定的负荷下以最大负荷完成30 s 的快速蹬车,所获测试数据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峰值功率、平均无氧功率、无氧功率递减率、最小无氧功率。 结果:①与短跑跳跃组相比,投掷组和长跑组的无氧峰值功率降低(P=0.008,P=0.005);与体操组相比,投掷组和长跑组的无氧峰值功率亦降低(P=0.007,P=0.004)。②投掷组平均无氧功率低于短跑跳跃组(P=0.024)。③投掷组的无氧功率递减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46);但其他3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各组间最小无氧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大学生在无氧工作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短跑跳跃组的无氧工作能力较强,疲劳指数较低,而投掷组的无氧工作能力较差,疲劳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