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5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会阴侧切是产科常用的助产手术,术后会阴切口疼痛、水肿、硬结等给产妇带来不适甚至痛苦,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我们对会阴侧切术后的病人除常规处理外,同时用胰岛素纱布湿敷侧切口促进愈合,效果较好。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输注鱼精蛋白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给药途径(主动脉、中心静脉)及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4组,每组20例:A1组(无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给药)、A2组(无肺动脉高压、中心静脉给药)、B1组(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给药)、B2组(肺动脉高压、中心静脉给药)。记录术前(T0)、输注鱼精蛋白之前(T1)、输注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15min(T6)、25min(T7)各时间点HR、SBP、MAP、CVP等参数,并采静脉血测血清中各时间点组胺的水平。结果输注鱼精蛋白后,经中心静脉给药A2组及B2组MAP、RPP(RH×SBP)均低于主动脉给药A1组(P<0.05)及B1组(P<0.01);B2组CVP明显高于B1组(P<0.05)。给药后(T2~T7)4组患者血中组胺浓度较术前(T0)均明显升高(P<0.05),经中心静脉给药A2组及B2组较主动脉给药A1组及B1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经主动脉输注鱼精蛋白可减少组胺的释放;主动脉给药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特别是合并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相似文献   
34.
小儿介入治疗与心脏外科联合即"镶嵌治疗"改善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在食道超声引导下,结合内、外科技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不仅避免了外科体外循环的不利影响,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弥补了小婴儿、低体质量儿等内科介入治疗的盲点.目前镶嵌治疗主要集中在房间隔缺损、多发性肌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分流和残余梗阻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5.
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母乳已被公认为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不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乳母还具有避孕的作用。分娩后初期,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妇自觉无奶或奶量减少,就放弃哺乳,或由于缺少哺乳经验,不会乳房护理,导致乳汁分泌迟缓,乳量不足或由于乳汁瘀塞不通,乳  相似文献   
36.
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手术。在欧美国家,目前阑尾炎的每年平均发病率在0.1%左右。1886年哈佛大学教授RegineldFitz提出把阑尾切除术作为治疗阑尾炎的恰如其分的方法。1900年Riddle等声称穿孔性阑尾炎不经手术治疗者几乎无生还希望。于是纷纷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至今已有百年之余。  相似文献   
37.
38.
会阴侧切是产科常用的助产手术,术后会阴切口疼痛、水肿、硬结等给产妇带来不适甚至痛苦,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我们对会阴侧切术后的病人除常规处理外,同时用胰岛素纱布湿敷侧切口促进愈合,效果较好.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杨彦博  任旭东  张巧燕  宋兵 《重庆医学》2013,(34):4152-4154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鱼精蛋白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肺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给药途径(主动脉、中心静脉)及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4组,每组20例:A1组(无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给药)、A2组(无肺动脉高压、中心静脉给药)、B1组(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给药)、B2组(肺动脉高压、中心静脉给药)。记录术前(T0)、输注鱼精蛋白之前(T1)、输注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15min(T6)、25min(T7)各时间点肺动脉压(PAP)、肺静脉压(PV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等参数,并采静脉血测血清中各时间点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输注鱼精蛋白后,经中心静脉给药A2组及B2组PAP、PVP、CVP、Ppeak、Pmean均高于经主动脉给药的A1组及B1组(P<0.05);给药后(T2~T7)4组患者血中TXB2浓度较术前(T0)均明显升高(P<0.05),经中心静脉给药的A2组及B2组较主动脉给药的A1组及B1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心脏直视术后输注鱼精蛋白经主动脉给药较中心静脉给药可明显减少TXB2的释放,可避免鱼精蛋白直接进入肺循环刺激肺血管和气管平滑肌产生强烈痉挛,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肺循环影响较小,特别是合并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