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 建立测定肺癌小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法.方法 血浆及组织样品经萃取后,以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47.5∶ 32.5∶ 20)为流动相,使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 × 4.6mm,5μm)进行分离,柱温为30℃,UV检测波长为230nm,内标物为多烯紫杉醇.结果 血浆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02606-2.2606μg/mL,肺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1.015-203.00μg/g,脾肝肾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20.3 μg/g,心脏中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0.203-10.15μg/g.提取回收率>9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10%.结论 内标标准曲线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生物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肺、肝、肾脏器内P-GP、CYP2C8蛋白的表达变化,分析针刺联合紫杉醇与P-GP、CYP2C8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只肺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即模型组、针刺肺俞组、药物组、药物加肺俞组,各组又按药物腹腔注射后的时间不同随机分为1 h、2 h、8 h 3组,每组6只小鼠,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织中P-GP和CYP2C8的表达情况。结果:各脏器相同时间不同治疗组组间的比较,药物组和药物加肺俞组P-GP、CYP2C8的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针刺肺俞组,药物加肺俞组最低(P0.05);各脏器相同治疗组不同时间组组间的比较,各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紫杉醇具有抑制P-GP、CYP2C8蛋白表达的作用,两者协同增效。说明"针药并举"肿瘤化疗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针刺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明显降低,H2O2含量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CAT、GSH-Px活性增加,H2O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VE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延缓UV引起的大鼠皮肤光老化,能增强皮肤组织中CAT、GSH-Px活性,降低H2O2含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Bcl-2、Bax蛋白在光老化大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针刺抗大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模拟日光中UV(UVA+UVB)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每次造模前,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阳性对照组采用VE涂抹造模部位,15周后取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单位面积各组大鼠皮肤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其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提高(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Bcl-2、Bax蛋白参与了皮肤光老化进程,针刺能够抑制皮肤光老化皮肤细胞凋亡,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6.
中药祛痣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以"中药祛痣"为主题词在CNKI和维普检索未发现有关文献,说明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为此我们进行了基于45种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31种记载在册的祛痣中药,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乌梅。在此基础上,我们推断风邪内客、气血阻滞、阳气束结可能是形成黑痣的病因病机,循经望诊可作为内治法的诊断依据,而乌梅可作为外用祛痣的主要药物。根据中医祛痣美容辨治体系以调内治本结合外治取效,可能会达到更好的祛痣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7.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与创新也势必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新兴的角色互换和"微课"教学模式即是其发展的产物。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得出经验,将角色互换和微课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于针灸学教学中会取得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两者完美的结合将成为针灸学教学领域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分析两种教学的特点、具体结合方案和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倡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下,结合灵活高效的微课教学是针灸学较好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8.
针刺对实验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电针乌头碱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抑制性G蛋白(Gi)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和心肌中G蛋白基因表达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了使针灸专业本科生成为教学科研型人才,在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建立了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学生自行设计性实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为目标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针灸学教学达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客观检测家兔“肺、大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方法 :应用皮肤导电量测定及声测经络技术 ,将导电量较大、声波波幅值较高点相互印证 ,确定为经穴点及经脉线非穴点。结果 :家兔体表具有低电阻、高导声状态点的连线。结论 :家兔有类似人体“肺、大肠经”体表经脉循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