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卫生现状,分析影响水质微生物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4年对河南省新乡市8个县(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采样,并开展卫生学状况调查(水源类型、水期类型、供水规模、季节、地方病和消毒情况等),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影响因素,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4年分别采水样824、820、526和636份。供水水源以深井水为主(90.0%),未经任何处理的饮用水水样占70.6%。4年水样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6.0%、75.5%、66.5%和72.6%;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依次为97.3%、94.9%、99.6%和94.3%。2011-2014年消毒供水的菌落总数超标率均低于未消毒供水(P<0.05);2012-2014年末梢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出厂水(P<0.05);2013年和2014年中型供水能力(100~1 000t)工程的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低于大型供水能力(≥1 000 t)和小型供水能力(<100 t)的供水工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丰水期的水样中菌落总数超标率高于枯水期(χ2=12.31,P<0.001);消毒能够降低菌落总数超标率(χ2=85.32,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供水工程供水中菌落总数超标率较低(χ2=34.44,P<0.001;χ2=39.44,P<0.001)。Poisson回归分析,丰水期(χ2=6972.75,P<0.001)、未消毒(χ2=5415.46,P<0.001)、末梢水(χ2=97.64,P<0.001)、运营时间长(χ2=26.57,P<0.001)、供水能力小(χ2=4502.57,P<0.001)、以除氟和解决苦咸水为目的的改水工程(χ2=6226.68,P<0.001;χ2=13441.50,P<0.001)的水样中菌落总数较高。而100~1 000t的供水能力工程(χ2=802.18,P<0.001)及以除氟和苦咸水为目的供水工程(χ2=2711.88,P<0.001;χ2=1470.91,P<0.001)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较低,丰水期(χ2=16583.10,P<0.001)、未消毒(χ2=276.34,P<0.001)、末梢水(χ2=1205.26,P<0.001)和运营时间长(χ2=3220.58,P<0.001)的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较高。结论:河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消毒比例较低,菌落总数合格率不高,总大肠菌群合格率高。水期类型、是否消毒、水样类型、运行年、供水能力和供水工程目的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肾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从而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4所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肾平滑肌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77岁。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平扫2例, 其中1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 6例共发现7个平滑肌瘤病灶,肿瘤最大径2.5~7 cm,平均5.3 cm;其中5个位于右肾,2个位于左肾;5个位于肾脏边缘,1个位于肾实质内,1个位于肾盂。肿瘤呈圆形和椭圆形各3个,呈分叶状1个。CT平扫5个病灶呈高密度,2个呈等密度;1个病灶密度不均,肿块内见坏死、囊变,其它6个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7个病灶均表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其中6个呈均匀强化,1个强化不均。MRI平扫2例共检出3个病灶:2个信号均匀,其中1个呈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1个呈 T1WI等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1个信号不均,T1WI、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肿瘤包膜;2个瘤体内见斑点状钙化。MRI增强检查1个病灶呈均匀延迟强化。结论 肾平滑肌瘤的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发生于肾脏边缘密度或信号均匀的软组织肿块,CT 或 MRI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特点;虽然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但熟悉其影像表现特点,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尽早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133.
患者女,42岁,发现左乳肿物20 d入院.主诉肿物如"核桃"大小、无痛,于门诊行肿物活检穿刺病理报告为:散在大量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及少许增牛活跃腺上皮细胞.既往身体健康,追问病史,1年前曾被自养猫抓伤左手背部.查体:双乳对称,左乳外上象限偏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5 cm×3.0cm × 3.0 cm肿物,活动差,稍感触痛,质韧,表面皮肤无橘皮样变,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左腋窝触及一大小约1.0 cm ×0.5 cm × 0.5 cm肿大淋巴结,质韧,无触痛,活动可.  相似文献   
134.
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伴厌食10余年、加重3 d"入院.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查体见:老年女性,急性痛苦貌,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巩膜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部肌紧张,压痛,以莫菲氏点为重,轻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B超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1.6 cm,胆囊肿大,胆总管下端因气体干扰显示不清.CT示胆总管结石并梗阻.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合理对比剂注射时间,并观察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在去除上腔静脉和右心腔伪影中的价值. 方法 临床拟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338例患者接受CTCA检查,其中自动跟踪智能触发组256例(据扫描延迟时间分3组:<19 s组、19~23 s组及>23 s组),自动跟踪、手动触发组82例.对比剂注射时间设定为17 s,注射速率3.5~5.5 ml/s.智能扫描组阈值设为120 HU,手动触发组阈值设为500 HU.对自动跟踪智能触发组的三个时间组,以及智能触发组与手动触发组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智能触发组中扫描延迟时间19~23 s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37、0.040);手动触发组中完全无上腔静脉、右心腔伪影,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智能触发组(P=0.036). 结论 64层CTA的合理对比剂注射时间为17 s;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能有效去除上腔静脉及右心腔伪影,获得理想的冠状动脉图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6.
超过15%的膝关节囊内骨折是隐匿性骨折,在X线平片上看不到,但超声却经常能凭借可靠间接征象--积脂血症而早期诊断,近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5].本研究通过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探讨超声对隐匿性膝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7.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NK细胞与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与免疫调节有关,具备识别靶细胞、杀伤介质、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能力,其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快速发展,NK细胞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笔者对NK细胞的研究背景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不同来源的NK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对改善颅颈部动脉血管显示能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行颅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组):pitch0.8,转速0.75s/r,80ml对比剂;B组(优化组):pitch1.1,转速0.5s/r,35ml对比剂+35ml生理盐水。由两名主治以上资历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评分法及客观测量在工作站对所形成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两名诊断医师关于评价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颈部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2段成像质量以及颅内静脉显影情况,均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24、0.887、0.831、0.785)。(2)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评分,A、B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及大脑中动脉M2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客观测量B组颈动脉分叉部、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2的CT值略低于A组,但CT值均大于200HU,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结论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能显著改善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对提高颈总动脉起始段、椎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首选颅骨钻孔引流术。我院自1985年至1992年共收治CS-DH病人57例,均行传统钻孔引流术。结果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1%),其中颅内感染3例,张力性气颅、血肿复发、癫痫各2例,脑挫伤、硬膜外血肿、迟发性硬膜下血肿各1例,11例再次手术(19.3%),其中因血肿引流不畅再手术6例,因张力性气颅、血肿复发、迟发性硬膜下血肿再手术5例。平均置管时间7d,平均住院15d。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小骨窗开颅,利用三通管经T形管冲洗及负压引流治疗CSDH48例,无一例失败或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0.
新生儿肠外营养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及静脉反应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养平衡的营养治疗方法。它分为中心静脉营养和周围静脉营养两种。周围静脉营养是在患者肠内营养摄人量不足的情况下的添加补充。临床上多采用全合一制剂静脉输入。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