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番茄红素干预食管癌细胞系Eca9706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体外对食管癌细胞 Eca970 6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番茄红素 1 0 - 3mol/L、1 0 - 4mol/L、1 0 - 5mol/L、1 0 - 6 mol/L、1 0 - 7mol/L 5个浓度组干预食管癌细胞2 4 h,观察细胞存活量及蛋白含量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 bcl- 2蛋白在干预前后的表达。结果 :番茄红素 1 0 - 3mol/L时 ,有促进肿瘤生长趋势 ,1 0 - 4mol/L、1 0 - 5mol/L、1 0 - 6 mol/L有抑制细胞肿瘤生长作用 ,而且 1 0 - 4mol/L效果最好 ,1 0 - 7mol/L对抑制肿瘤生长效果不明显 ,仅有轻度抑制作用 ( P>0 .0 5 )。而蛋白含量仅有 1 0 - 6 mol/L、1 0 - 7mol/L有轻度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bcl- 2表达于此细胞系。干预后未见bcl- 2表达。结论 :番茄红素对食管癌细胞系 ( Eca970 6)有抑制生长作用 ,有剂量反应关系 ,此作用与抑制 bcl- 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2.
将辩证思维融入人体形态学的DBL教学,用辩证思维方式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DBL教学又充实了辩证法,起到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既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真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方法论又是真正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将给传统的形态学教学带来一种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用以提高形态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3.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MCM3与氟中毒相关,但其在氟中毒早期暴露者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 目的:分析氟暴露患者及对照人群外周血中MCM3 mRNA的表达量。 方法:选取饮水型氟中毒轻度患者(暴露组)、对照人群(非暴露组)各11例,采用SYBRGreen1嵌合荧光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M3 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两组肝肾功能指标。 结果与结论:暴露组及非暴露组MCM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73 60±0.102 59、0.550 0±0.171 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所测的肝肾功能指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轻度氟暴露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M3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氟对暴露者肝、肾功能的影响需要选取更多的指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为探讨与致癌物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转硫酶(GST)Tl和Ml基因多型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分析新疆食管癌高发民族中GSTMl和GSTTl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GSTMl基因在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对照组中缺失率分别为41.46%(17/41)、34.15%(14/41);GSTTl基因缺失率的分别为48.78%(20/41)、51.22%(21/41),差别均无显性。同时,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GSTTl和GSTMl基因缺失率分别为61.54%(8/13)、42.86%(12/28)、l5.38%(2/l3)、53.57%(14/28),其中GSTMl基因缺失率在高、中低分化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GSTMl基因多型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35.
背景:氟中毒骨转换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参与了骨转换过程,但是机制不清楚。 目的:观察氟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按染氟(NaF)剂量将成骨细胞分为0(对照),0.625,1.25,2.5,5,10,20,40,80,160 mg/L组进行实验观察。 结果与结论:氟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与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有密切的关系。当氟质量浓度为0.625 mg/L时,氟化物产生的效应主要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4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当低于或超过此剂量时,氟化物产生的效应与信号转导通路关系不大,可能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其他传导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氟中毒是否影响染氟大鼠软骨组织中COLIXA3蛋白的表达.方法 选用3~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笼饲养,期间分别自由饮用含氟化钠0(对照)、25、50、100、150mg/L的蒸馏水,饲喂6月后建立氟中毒大鼠模型.应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实验大鼠骨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过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股骨干骺端COLIXA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骨组织HE染色显示,各染氟组股骨干骺端出现不同程度软骨骨化,骨密度增加,具有硬化性氟骨症病变.对照组软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大鼠软骨细胞COLIXA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阳性,胞浆内可见有棕黄色颗粒,25、50、100 mg/L组在软骨组织中COLIXA3蛋白表达(23.3±4.5、41.2±5.6、26.4±7.5)增强.其中50、100 mg/L组表达与对照组(6.1±3.5)相比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50 mg/L组COLIXA3蛋白(13.3±4.2)较前面3组表达减弱,仍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模型中,大鼠病理学为单纯性骨硬化表现.低剂量氟促进,高剂量抑制大鼠软骨细胞的增生.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外环境中氟浓度过高时,对软骨细胞就表现为氟离子的直接毒性作用.氟化物影响染氟大鼠软骨组织中COLIXA3蛋白的表达,低剂量氟可以促进COLIXA3蛋白的表达,随剂量增加氟的促进作用减弱.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different degrees of fluorosis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 of cartilage COLIXA3 protein in fluorosis model rats. Methods Forty male Wistar rats 3 to 4 week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according to body mass, and these rats were fed with distilled water containing sodium fluoride(NaF) of 0(control), 25, 50, 100 and 150 mg/L for 6 month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animal model of drinking water type fluorosis. Pathomorphologieal changes of the osseous tissues of rats were analyz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LIXA3 protein of femur metaphysis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femoral metaphyseal ossification of cartilage in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bone density increased, with sclerotic lesions of skeletal fluorosis.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abnormal cartilage.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cartilage cell swelling, cell matrix fades, 50 mg/L group .showed hyperplasia, and 100,150 mg/L groups were observed with organelles decreased, part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rtilage cell lacunae, l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rat chondrocytes COLIXA3 was positive, cytoplasm with brown granules, cartilage COLIXA3 protein expression(23.3 ± 4.5, 41.2 ± 5.6, 26.4 ~ 7.5) in the 25, 50 and 100 mg/L groups enhanc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6.1 ± 3.5), the expression of 50 and 100 mg/L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 < 0.05). The expression(13.3 ± 4.2)of COLIXA3 protein in 150 mg/L group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hree, but i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s There has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clerosing skeletal fluorosis in animal model. Low-dose fluoride promotes while high-dose inhibits cartilage cell proliferation. When fluorine concentration in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too high and with extended exposure to fluoride, direct toxic effects of fluoride on cartilage cells is observed. Fluorine affects and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COLIXA3 protein in cartilage. Low-dose fluoride can promote COLIXA3 protein expression, as the dose increases (over 100 mg/L), the effect decreases.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CIK细胞的体外生长扩增能力及杀瘤效应。方法将人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CD3mAb、IL-1、IL-2),诱导生成CIK细胞,分为CIK-1组和CIK-2组,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 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经过21d培养后显著增加,百分比达(29.80±8.73)%,与培养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也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5)。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在第7d时CIK-1组杀瘤活性为57.86%,第14d时为71.92%,在第21d时达最高值,为79.06%,与CIK-2组比较杀伤活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扩增能力和杀瘤效应,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抗肿瘤和主动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与代谢进行了阐述,从流行病学、动物实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番茄红素在抗氧化、抗肿瘤、增进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功能及调节免疫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出简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构建泡球蚴18(Em18)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高效表达、有生物活性的Em18重组蛋白,为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方法 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分别在引物5′端和3′端添加EcoRⅠ和 XhoⅠ酶切位点,以pMD18 T/Em18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PCR扩增Em18基因片断,经酶切,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 41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 pET41a Em18;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经 IPTG诱导表达 rEm18 GST重组蛋白和GST重组蛋白,用谷光甘肽 Sepharose 4B亲合层析柱分别进行纯化,通过 SDS 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鉴定。 结果 测序表明构建的 pET41a Em18 原核表达质粒均为正确连接,插入 Em18 基因片断为486 bp。SDS PAGE检测表明Em18基因以 rEm18 GST重组蛋白的方式得到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单位 50ku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Em18 GST重组蛋白能被泡型棘球蚴病人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 pET41a Em18原核表达质粒,获得的 rEm18 GST重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和抗原性,有望应用于泡型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氟中毒患者COLIXA3基因多态性,探讨COLIXA3基因在地方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山西省忻州市,选取51例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8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用Dean法检测氟斑牙,X线拍片检测氟骨症,PCR法扩增血清COLIXA3第5外显子103位点基因产物,测序后分析该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病例组51例患者中检出轻度氟斑牙10例,中度氟斑牙14例,重度氟斑牙15例,对照组无氟斑牙检出.病例组5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氟骨症表现,以骨质硬化型损害为主,占86.27%(44/51),且轻度氟骨症患者均为骨质硬化型损害,而中度和重度氟骨症患者表现为骨质硬化型和混合型损害;对照组未见氟骨症发生.病例组COLIXA3基因第5外显子103位点AA、Aa、aa 基因型分布频率[96.08%( 49/51)、3.92%(2/51)、0.00%(0/51)]与对照组[96.43%(27/28)、3.57%(1/28)、0.00%(0/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P> 0.05).结论 COLIXA3基因第5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氟中毒的发生未见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