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罗方毅  庞波  刘雪茹 《西部医学》2013,25(8):1213-1214,12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辅以地塞米松用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进行LC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地佐辛组)和C组(地佐辛+地塞米松组)各20例。采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相应药物,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1、4、6、12和24h肩痛进行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4、6、12和24h肩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C组患者术后12、24h肩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和C组也较A组低(P<0.05或P<0.01),C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辅以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轻LC术后肩部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加西酞普兰)和对照组(阿立哌唑),每组30例。观察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在第4周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5),而对照组阴性因子分则在第8周末显著降低(P〈0.01),且第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脉压变异率(PPV)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7例采用限制液体治疗方案,观察组43例术中采用PPV指导下的GDFT液体管理.记录2组患者术中麻醉诱导前(T0)、气腹建立开始切皮(T1)、手术1 h(T2)、手术完结(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0)、心脏指数(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出血量、尿量及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患者占比;观察2组术后3d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记录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2、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MAP、PPV、CO、CI指标高于对照组,术中总液体量、尿量少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dpa(02)高于对照组,pa(C02)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PPV下GDFT能够更好地完成术中液体管理,术后肠胃道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HCT116细胞,进行损伤愈合实验及克隆集落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结肠癌细胞株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使用Cytation5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仪动态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HCT116细胞凋亡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白藜芦醇处理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白藜芦醇24h后HCT116细胞迁移能力减弱,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并且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蛋白NF-κB表达减少。[结论]白藜芦醇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并且促进凋亡及阻滞其周期于G2期,同时NF-κB蛋白表达降低,提示白藜芦醇上述抗癌效应与NF-κB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对传染病区医护工作人员生活隔离区的后勤保障建设进行分析,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医护工作人员生活区的后勤保障快速反应及高效管理。由于管理切实有效,措施妥当,协调合理,保障了生活需求同时,保证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SP)D、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煤工尘肺病(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的表达意义及与肺部炎症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CWP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同矿区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非CWP井下作业工人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水平,并分析其对CWP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炎性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二者关联性。 结果 病例组血清、肺泡灌洗液SP-D分别为(46.24±10.44)μg/ml和(40.26±13.40)μg/ml、SP-A分别为(42.17±7.30)μg/ml和(11.28±3.74)μg/ml,均低于对照组水平[SP-D分别为(57.63±13.69)μg/ml和(94.18±31.35)μg/ml、SP-A分别为(49.55±9.12)μg/ml和(63.75±21.20)μg/ml(P<0.05)];肺泡灌洗液SP-D、SP-A联合诊断AUC(0.901)>肺泡灌洗液SP-D(0.873)>肺泡灌洗液SP-A(0.863)>血清SP-D(0.788)>血清SP-A(0.764);血清、肺泡灌洗液SP-D、SP-A与IFN-γ、IL-10呈负相关(r1=-0.528,r2=-0.410,r3=-0.549,r4=-0.544,P均<0.05)。 结论 SP-D、SP-A在CWP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呈低表达态势,与肺部炎症存在负相关关系,肺泡灌洗液SP-D、SP-A联合有望成为临床鉴别诊断、判断疾病分期、评估肺部炎症程度的重要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7.
罗方毅  黄斌  庞波  刘雪茹  徐丹   《四川医学》2018,39(6):631-63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下肢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A组)和经典Labat入路(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先行股神经阻滞后,再分别完成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情况,坐骨神经阻滞后起效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记录入室时(T0),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时(T1),坐骨神经穿刺阻滞时(T2),喉罩全麻前(T3)几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A组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所用时间(46±11.5)s明显少于B组(56±12.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识别坐骨神经A组有1例,B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方面比较A组慢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持续时间方面比较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阻滞中A组在T1,T2时间点MAP和HR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过程中未见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成功率高,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患者平卧位,操作简便。神经阻滞过程中循环更稳定。虽然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阻滞起效时间相对较长,维持时间偏短,但是完全能够满足外科手术的麻醉需求。两种入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无差异。  相似文献   
28.
罗方毅  徐丹  庞波 《四川医学》2018,39(5):509-512
摘要: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连续隐神经置管阻滞(saphenous nerve block,SNB)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TKA患者120例,术后连续SNB置管阻滞镇痛,剂量5m L/h总量350m L,随机分为三组:A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m L,B组0.2%甲磺酸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2μg/m L,C组0.25%甲磺酸罗哌卡因,记录三组患者12h、24h、7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辅助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患肢麻木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于12h、24h、72h功能锻炼的VAS评分,A组(4.2±1.1)、(4.4±1.3)、(4.3±1.2)和B组(4.1±1.3)、(4.5±1.2)、(4.4±1.2)显著低于C组(5.1±1.3)、(5.4±1.5)、(5.6±1.0)(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肢麻木感发生率(10例)明显高于A组(2例)和B组(2例)(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PONV评分(2.8±0.9)高于A组(2.0±0.8)和C组(2.0±0.7)(P<0.05),且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4.5±12.1h)和B组(24.7±11.6h)显著短于C组(33.0±11.1h)(P<0.05),且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2%罗哌卡因辅以酒石酸布托菲诺应用于连续SNB可为TKA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延长甲磺酸罗哌卡因阻滞时间,缩短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煤工尘肺病(CWP)患者肺功能影响,为CWP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9例住院患者进行肺功能对比分析,观察CWP不同分期肺功能损害程度,接尘年限、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脱尘5年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199例CWP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Ⅱ期、Ⅲ期CWP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Ⅰ期(F=11.23,P0.01);接尘20年以上者肺功能损害发生率逐渐增高(F=9.77,P0.01);CWP吸烟者肺通气功能异常率83.49%(86/103),高于尘肺非吸烟者的54.17%(52/96),(t=16.88,P0.01);与脱尘时比较,脱尘5年后,FVC%、FEV1.0%、FEV1预计值%均明显降低。结论接尘年限及肺部病变程度是影响CWP肺功能的重要因素;吸烟加重肺功能损害;一旦形成CWP,脱离粉尘接触后肺功能损害仍会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益肺荡尘合剂佐治尘肺病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肺荡尘合剂,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67%、对照组7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肺功能、血氧指数明显改善,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益肺荡尘合剂治疗尘肺病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缺氧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