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预先给药对骨科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40例,年龄17~64岁,体重46~72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银杏叶提取物预先给药组(EGB组).均采用L2,3或L3,4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EGB组于止血带充气前20 min以5 ml/min速率静脉输注含银杏叶提取物0.3 mg/kg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扎止血带时间为70~90 min.于止血带充气前(基础状态)、止血带放气后5 min(T_1)、10 min(T_2)、20 min(T_3)时采集肘静脉血样4 ml,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乳酸(Lac)的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心率(HR).结果 与C组比较.EGB组DP、SOD活性升高,血清Lac和MDA的浓度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C组T_(1-3)时DP降低,血清Lac和MDA的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T1时HR升高(P<0.05),EGB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预先给药可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2.
帕瑞昔布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全麻插管后分别静注帕瑞昔布40m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记录术后24h咽喉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躁动评分:P组为10%,明显优于C组40%(P<0.01)。咽喉疼痛VAS评分:P组为0.97±1.06,明显低于C组2.79±1.46,P<0.01。结论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3.
帕瑞昔布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对膝关节镜手术后疼痛以及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将56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组于术前15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40 m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前、手术结束及术后2、4、8、12、24、48 h进行镇痛效果评估,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下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增加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患者75例均分为三组:A和B组在上止血带前30 min分别静脉滴注含有5 mg和10 mg七叶皂苷钠的注射液100 ml;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测量上止血带前(T0)以及松止血带后5(T1)、10(T2)、20(T3)min血乳酸(L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与T0比较,三组T1~T3乳酸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T1~T3 MDA和NO均下降、而SOD升高(P<0.05).结论 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可能通过提高SOD的活性和降低MDA、NO含量对止血带引起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5.
背景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显示吗啡具有独特的心脏保护和抗炎特性。本临床研究主要探讨手术中阿片类药物(吗啡或芬太尼)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早期恢复。方法9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40mg吗啡或600Ixg芬太尼联合异氟烷进行复合麻醉。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1至第3天分别使用QoR-40调查问卷评估恢复情况,在手术后前3天使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程度,记录各种静脉以及口服用药(吗啡或对乙酰氨基酚/羟考酮)的用量。同时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手术后发热反应情况、器官受损情况、ICU入住天数和住院时间。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吗啡组患者的QoR-40评分均高于芬太尼组,平均值分别为:手术后第1天(173与160,P〈0.0001),第2天(174与164,P〈0.0001),第3天(177与167,P〈0.001)。两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QoR-40量表中的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以及疼痛等方面(P〈0.01。0.0001)。吗啡组患者的手术后VAS评分、ICU及手术室内疼痛药物用量以及手术后发热反应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气管插管保留时间、ICU以及总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做为复合麻醉的一部分,手术中使用40mg吗啡对于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的改善等方面较芬太尼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术中瑞芬太尼致吗啡用量增加的预防作用。方法 4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组(P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术中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4ng/ml,PR组于切皮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在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前30min均静注吗啡0.15mg/kg。记录术中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术后1、2、3、6、12及24h时静息VAS评分;记录补救治疗时间、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24h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hR组静息VAS评分明显高于PR组(P<0.05);与R组比较,PR组患者首次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补救治疗时间延长,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预先使用帕瑞昔布钠可降低瑞芬太尼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需要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七叶皂苷钠能够清除机体内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实验拟进一步观察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6-08/2007-02期间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 例。分为对照组20例,给药组20例。给药组在上止血带前30 min静脉滴注含有5 mg七叶皂苷钠的注射液100 mL;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上止血带前以及松止血带后5,10,20 min抽取静脉血4 mL分别测量血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血压及脉搏的变化。 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放气前比较,对照组舒张压在放气后5,10 min均下降(P < 0.05),乳酸在放气后5,10 min升高(P < 0.05)。②与放气前比较,两组乳酸水平在放气后5 min,10 min,20 min均升高(P < 0.05)。③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值在放气后5,10,20 min均升高(P < 0.05),舒张压在放气后5 min升高(P < 0.05),乳酸在放气后10 min升高(P < 0.05),收缩压、丙二醛、一氧化氮值均无变化。 结论:七叶皂苷钠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实现,对乳酸,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8.
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术者多凭个人的经验、病人体表定位或异感主诉等来指导操作。因此,实际的效果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科于1994年以NL-1型神经定位仪用于临床神经阻滞与外科手术的术中神经定位2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上肢手术病员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2~27岁。其中18例为骨或肌键损伤,2例为神经损伤,后者在术中用该仪器探查神经,前者则作臂丛神经阻滞定位。  相似文献   
89.
七氟醚吸入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常采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麻醉。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迅速完全等特点。本研究观察七氟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时病人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崔苏扬  丁万山 《江苏医药》1997,23(4):243-244
以正交实验设计对保留与不保留自主呼吸的犬行9种不同组合状态的高频振荡通气(HFOV),作血气分析观测其效应。结果,无论有无自主呼吸存在,PaO2均显著升高,而PaCO2在无自主呼吸组明显增高。可见高频率能使气流的横向混合增加,有助于PaO2的提高。但在无自主呼吸组,没有有效的气体对流,不利于CO2的排出。提示HFOV可明显升高PaO2;但若不保留自主呼吸则应建立HFOV与常频正压通气交替进行的通气模式,既提高PaO2又不影响CO2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