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目的:应用表达谱芯片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与正常肾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此病的致病因素及可能的治疗途径.方法:等量的人正常肾和ADPKD肾组织的mRNA分别用Cy3和Cy5逆转录荧光标记,制作cDNA探针,混合后与4 096点人cDNA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ScanArray400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RT-PCR法验证其中4条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ADPKD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存在463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06条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高表达,特别是细胞周期素D2(cyclin D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基因等;257条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低表达,特别是蛋白磷酸酶1A、酸性磷酸酶1基因等.RT-PCR法验证的4条基因表达水平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ADPKD病理改变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MMPs以及各种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上调有关,钙调素抑制剂和MMPs抑制剂可能会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双肾多发嫌色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患者取完全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升高腰桥。分别于腋后线12肋下缘、腋前线肋弓下、腋中线髂棘上2 cm穿刺10 mm、5 mm、10 mm Trocar,气腹压力维持在13~15 mmHg,建立后腹腔,完成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肿瘤剜除术。1个月后完成后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肿瘤剜除术。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0 ml,血管阻断时间23 min。患者右侧手术后第2天肛门通气并进饮食,第2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左侧手术后第2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第3天肛门通气并进饮食。住院6 d。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结论:双肾同时性、多发嫌色细胞癌非常罕见,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尿漏的防治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51例,其中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58例、传统尿道膀胱缝合法93例。出现持续性尿道膀胱吻合口尿漏8例(5.3%,8/151),平均年龄66(53~78)岁;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平均34.3(1.1~165.0)ng/ml;Gleason评分<7分4例、7分2例、>7分2例;TNM T1c5例、T2a2例、T2c1例;平均手术时间202(60~360)min;均采用调整导尿管位置、持续低张力牵拉导尿管,并保持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减少液体摄入量,同时加强营养等保守处理方法。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行腹腔镜下吻合口尿漏修补。结果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的病例,均未出现持续性吻合口尿漏,明显优于传统法缝合组[0vs 8.6%(8/93),P<0.05]。6例经保守处理治愈,2例行腹腔镜下吻合口尿漏修补治愈。平均33(21~43)d拔除导尿管,术后平均随访39(22~60)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结论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尿漏的发生,保守治疗、腹腔镜下修补是处理术后持续性吻合口尿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单切口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单切口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6月至7月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初步尝试应用单切口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分析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及手术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放或另外置入Trocar辅助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93.5±30.4)min,出血量平均为(28.5±16.2)ml,术后平均住院(5.4±1.1)d;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切口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但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5.
多囊肾的分子病理学研究现状及治疗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肾 (po1ycystickidneydisease ,PK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肾病 ,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autosomaldomi nantpo1ycystickidneydisease ,ADPKD) ,发生率是 1/ 5 0 0~l/10 0 0 ,家系中每代人都有人患病 ,子代患病率 5 0 % ;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autosomalrecessivepo1ycystickidneydis ease ,ARKD) ,发病率是 1/ 6 0 0 0~l/ 40 0 0 0 [1] 。与引起ADPKD有关的三种突变基因 ,其中两种最常见 ,且己克隆…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症(DESD)的临床效果。方法脊髓损伤致DESD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临床表现排尿无力、排尿等待,需要压腹以助排尿。200 U BTX-A溶解于8 ml生理盐水,使用尿道镜注射针分8点二平面注射于尿道外括约肌,1ml/点。记录治疗前后排尿症状,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个月,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最大尿流率由(9.2±5.0)ml/s增加至(16.2±7.0)ml/s,单次尿量由(182.5±52.0)ml/次增加至(235.5±40.0)ml/次,剩余尿量由(288.7±122.5)ml下降至(155.4±81.2)ml(P<0.01);最大膀胱测压容积、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术前分别为(113.0±64.8)ml、(15.2±2.0)ml/cm H2O、(52.7±19.2)cm H2O,术后分别为(205.5±75.6)ml、(22.5±9.3)ml/cm H2O及(37.1±7.3)cm H2O(P<0.01,P<0.05,P<0.01)。治疗前需要坐位排尿的8例患者均可以直立排尿。随访2~7个月,疗效稳定。结论BTX-A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无反射伴DESD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7.
巴氯芬治疗女性失调性排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巴氯芬治疗失调性排尿的疗效。方法以同步压力流率肌电图测定方法诊断失调性排尿,使用新的计量指标即TL值计量逼尿肌外括约肌失调的肌电图图象。结果30例患者中,15例恢复正常,10例明显改善,5例尚存在轻微失调;TL值显著升高。结论巴氯芬是一种强效的GABA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该症安全、有效,且直接插入式肌电图配合同步压力-流率测定能够准确反映逼尿肌-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7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4例,右侧3例,平均年龄(34±11)岁,胚胎癌5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术前临床分期均为I期;7例患者均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周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172±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3±14)ml,平均切除淋巴结(12±3)个,淋巴结阳性患者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d,术后平均随访(25±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射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明确诊断和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双侧肾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6月11例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型6例,异时型5例,肿瘤直径平均(2.8±1.8)cm。11例患者均分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双侧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一侧肾癌根治及对侧肾部分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102±27)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0±7.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0±4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2.0)d。术后平均随访(3.5±2.0)年,9例未见复发及转移且术后肾功能无异常,1例术后肌酐升高,1例肺转移予靶向药物治疗至今。结论: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双侧肾癌安全、可行、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9月为18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30.2±7.8)岁。18例重复肾均位于肾上极,其中左侧13例,右侧5例。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03±2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5.3±21.6)ml,术中肾静脉损伤1例,术后发生尿漏1例,术后平均住院(5.5±1.7)d。平均随访(41.3±15.5)个月,患者术前原有症状消失,肾功能正常,术后3个月复查CTU或MRU检查,未见重复肾。结论:后腹腔镜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治疗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