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4 毫秒
41.
背景 C57BL/6 (B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Th)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但各种Th细胞在EAU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 目的 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不同天数后EAU小鼠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在小鼠的尾根部及躯干部均匀注射5个点以免疫B6小鼠44只,免疫后每周3次用间接检眼镜观察小鼠的EAU发病情况,并参照Thurau的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于注射后第30天摘取20只模型小鼠眼球,于瞳孔视神经平面制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第2、5、10、15、20、25、30天取模型小鼠脾脏,提取RNA,逆转录扩增并行凝胶电泳,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和IL-10等因子的mRNA含量,同时收集相同时间点小鼠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因子的质量浓度. 结果 IRBP及CFA乳化液免疫B6小鼠后第12天可见轻度葡萄膜炎症,炎症评分为0.5分,炎症反应在免疫后第13~ 15天最重,评分为1.0分,至第30天炎症明显减轻,评分为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后第30天模型鼠眼部反应与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吻合,病理评分为0.5.模型鼠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第5天,小鼠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达到峰值,为(51.85±2.42) ng/L,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降低.到第15天时降到最低,为(4.01 ±0.06)ng/L,但在第25天时再次升高至(25.00±0.94) ng/L,之后逐渐下降,第30天时,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为(6.01±0.21)ng/L,与免疫前的(0.98±0.05) 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小鼠免疫前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1.02±0.09) ng/L,在注射后第5天达到(50.54±0.48)ng/L,于注射后第10天达到峰值,为(73.21±0.12) ng/L,然后逐渐降低.到第30天时,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5.15±0.18) ng/L,与免疫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注射后模型鼠血清中TNF-α质量浓度升高迅速,免疫后第2天质量浓度较免疫前明显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质量浓度为(134.25±0.59) ng/L,但至第15天降到最低.注射后第20天再次升高,达到(60.54±0.62)ng/L,之后又逐渐下降,第30天时和免疫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IL-10在免疫后第5天可以被检测到,并且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到第1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降低,第30天与免疫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脾脏中IL-10、IL-17、TNF-α、IFN-γ 4种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趋势和血清中的变化一致. 结论 在B6小鼠的EAU中,Th1、Th2、Th17相关炎性因子IFN-γ、TNF-α、IL-10及IL-17具有特征性变化规律,IFN-γ可能与EAU的急性期病理过程相关;IL-17、TNF-α可能与葡萄膜炎的慢性化、复发性有关;IL-10可缓解EAU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2.
43.
背景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雌性Lewis大鼠27只,皮下注射200斗l含1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多肽、10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100μg结核菌素及100μlPBS的乳化液,在大鼠两足垫处、尾根部两侧及脊背正中均匀注射5个点建立EAU动物模型。将免疫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免疫后第7天开始点眼,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点眼,每日3次,连续用药7d。从免疫后第1天开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进行炎症评分;免疫后第14天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动物并获取眼球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大鼠前房、虹膜和睫状体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结分离的T细胞悬液中CD4^+和CD8^+细胞百分比、CD4^+/CD8^+值以及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第11天炎症反应达高峰期,而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的发生较模型对照组晚,炎症反应轻,病程短。免疫后13d,3个组大鼠眼部炎症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2,P=0.00)。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0.11,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可见炎性细?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01-2009-12间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为2型糖尿病,未规范治疗者居多,发热、肝区叩击痛多见,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置管引流是治疗的三大有效手段。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被延误诊疗,提高对该症的认识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45.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功能维护的措施。方法 31例60~79岁老年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肠内为主肠外为辅研究组(A组,PN+EN,16例)和对照组(B组,TPN,15例)。观察2组患者血浆各种蛋白、血清激素、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A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明显缩短,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A、B两组的血红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经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6.
葛广成  李中兴  冯瑞  沈斌  吴丹  王星  崔彦 《海南医学》2011,22(10):71-72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和电切术治疗膀胱表浅肿瘤的疗效,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膀胱表浅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方式对48例膀胱表浅肿瘤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A组)和电切术(B组)治疗,各24例,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术中有8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7例发生膀胱穿孔(其中6例因闭孔神经反射而发生穿孔),术后继发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随访3~36个月复发10例;A组仅有1例发生膀胱穿孔,复发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复发率为4.16%;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复发率为41.7%(P〈0.01)。结论膀胱表浅肿瘤宜选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三维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对铜绿假单胞菌莫西沙星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RCCS建立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模拟微重力环境培养体系,实验组旋转瓶轴心与地面平行模拟微重力环境,对照组即重力组旋转瓶轴心与地面垂直,分别于培养第1、7、14天取实验组与对照组菌悬液,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莫西沙星作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K-B法检测莫西沙星抑菌环直径,采用荧光染色剂SYTO-9和碘化丙啶(PI)进行染色,检测不同浓度(0.125 ~64.000μg/ml)莫西沙星作用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活菌比例.结果 肉汤稀释法检测各时相点实验组与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莫西沙星MIC均为0.25 μg/ml.K-B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时相点莫西沙星抑菌环直径明显延长(P<0.05),且随模拟微重力时相延长,实验组抑菌环直径呈不断延长趋势(P<0.05).实验组各药物浓度下活菌比例均小于对照组,且随模拟微重力时相延长,同一药物浓度下,实验组活菌比例逐渐减少(P<0.05).结论 14天RCCS模拟微重力能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48.
航天飞行特别是空间站及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特殊环境可以影响到航天员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解决载人飞行航天员失重生理效应和治疗在太空环境下所发生的疾病等医学问题,安全、有效的药物干预对保障航天员健康和完成航天飞行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9.
随着微波(频率300MHz~300GHz)技术的发展,微波在通讯、家用电器、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受微波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微波对健康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波的生物损伤效应研究成为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微波可对生物体造成不同伤害。  相似文献   
50.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见于皮肤,也可见于皮肤以外的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心脏、生殖系统及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易发生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