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2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815篇
内科学   422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222篇
特种医学   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548篇
综合类   2035篇
预防医学   827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734篇
  8篇
中国医学   748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咯血的病人指一次咯血量在50毫升以上或24小时达600~2000毫升者。半数以上的大咯血是由肺结核病引起,其次为支支管扩张,其他原因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大咯血是常见的危重病症,死亡率高。应争分夺秒就地组织人员抢救,切忌未经妥善处理即搬动转院治疗,除适当采用少量镇静剂及镇咳剂外,急救的重点是积极防治咯血窒息及止血。  相似文献   
12.
孔今城  胡宏慧 《上海医学》1997,20(10):586-588,F004
肠道非肿块型溃疡性T细胞淋巴瘤比较罕见,与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易发生混淆,且其症状复杂多样不易确立诊断[1]。我们曾遇2例,均经6个月反复各项检查仍难确诊,后因肠穿孔作肠殷切除,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酶标记后,才明确诊断为肠道非肿块型溃疡性T细胞淋巴瘤,现报道如下。病史摘要倒1,男,15岁。不规则周期性发热6个月,38~39C为多,间隙正常3~4天后发热再起,最高可达40.5C伴咽痛及颈浅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发热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记数正常,各种抗生素治疗未能控制体温,消炎痛栓剂可暂时降低温度。其它各项检查均未提供诊断…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肝炎     
难治性肝炎并不是病名,是指病毒性肝炎中的难治性病例,其中包括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最近人们把属于自身免疫性变化引起的免疫性肝炎(包括狼疮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硬变也列入难治性肝炎中进行研究。下面重点介绍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病程病毒性肝炎中,除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之外,还有非甲非乙型肝炎。遗憾的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但有的同甲型肝炎一样足经口感染,也有的同乙型肝炎一样通过血液传染。前者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已有流行的报道,所幸日本尚无发病的报道。日本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属后者,占散发性急性肝炎的约半数,占输血后肝炎的95%。由于在日本并没有施行病毒性肝炎申报制,所以  相似文献   
14.
患女,31岁。因进行性吞咽、呼吸困难7天于1994年11月13日急诊入院。患1991年在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3mg/d.凝血酶原时间(PT)控制在20s左右。此次就诊前20天,朱遵医嘱,自服华法林7.5mg/d,5天后双侧大退、臀部及双上肢出现瘀点、瘀斑,13天后颈部肿胀并逐渐加重,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且出现吞咽、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并有腹部疼痛而转我院。体检:神志清,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颈部肿胀周径达49cm,气管触摸不清,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全身多处瘀斑,触痛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小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小针刀疗法是在传统针砭之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针对一些疾病(主要是疼痛性疾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该法不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还具有操作简便易学、创伤小、痛苦轻、安全经济等优点。所以,问世以来很快就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为了提高该疗法临床应用的  相似文献   
16.
胃癌发生远处股骨及全身广泛皮肤转移者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男,35岁。上腹痛不适,进食后脐周胀痛,持续不退3月余入院。近月来右下肢、膝关节上方痛,肿胀不退,以夜间较明显。膝关节不能倬屈,活动障碍。胃纳差,体重减轻。15年前有溃疡病史。1977年在某院钡餐检查诊断为胃溃疡。1982年起上腹疼痛,服药不见好转,反渐加重,厌食,乏力,体重减轻明显。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溃疡。同年10月因胃溃疡穿孔在某院行胃修补术,并取胃粘膜病理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17.
调节性CD4+T细胞在大鼠自发肝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的自发耐受模型中,调节性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近交系大鼠从Lewis(LEW)到Wistar Furth(WF)的肝移植组合,对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注射抗CD4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mAb),然后抽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试验了解宿主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结果 对肝移植自然生存的宿主注射Afiti—CD4mAb后,术后第21天、42天均能够诱导出肝损害(排斥反应),但第56天、100天以上的则未能诱导出来,且该损害能被抗CD8单克隆抗体阻断。另外CTL试验显示宿主的脾细胞中,初始型CTL前体细胞在移植56d后未能检测出来。结论 在自发性肝耐受模型中。宿主术后早期存在由CD4^+T细胞介导的下调原始效应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Resina  D  尚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719-719
构建了一株可在P.pastoris甲醛脱氢酶1基因的启动子(PFLD)转录控制下,表达稻根霉脂肪酶基因的毕赤酵母重组菌,以研究该表达系统可否用于无需甲醇诱导的高细胞密度流加补料培养技术生产重组蛋白。使用PFLD系统开发了简单可靠的流加补料技术,在诱导期分别用甲胺和山梨醇作为氮源和碳源。在3种恒定生长速率下分别进行3项流加补料发酵试验,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由Liedll在187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HI既往多为病理检查时发现,目前随着CT和MRI的发展,临床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58例HI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