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8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409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354篇
内科学   707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93篇
综合类   2549篇
预防医学   111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873篇
  7篇
中国医学   1004篇
肿瘤学   19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尹永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51-3152
上中胸椎硬膜外阻滞由于风险大,并发症严重,对循环呼吸影响大逐渐被全身麻醉代替,但全身麻醉苏醒延时,拔管后有窒息误吸可能,不尽如人意,笔者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与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23.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尹新中 《吉林中医药》2009,29(2):102-103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和大肠不仅在脏腑、经络等方面相互联系,且在胚胎发育、免疫学、解剖学上也相互关联.肺与大肠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应重视肺肠并治,脏腑兼顾.肺肠并治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肠病,可收到较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尹新中教授从医30余年,精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熟悉本专业中西医研究进展,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颇有研究。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体会到尹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学术思想,深有感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Colles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lles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大部分可通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而得到治愈。而开放性Colles骨折采取外固定治疗时由于开放伤口的存在,创面处理极不方便,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患肢整体功能的恢复,并且有较多的并发症。1998年9月至2002年9月采用手法复位和克氏针撬拨复位,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开放性Colles骨折58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每一所医院都面临着市场竞争与患者的选择。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使医院管理更加注重自身的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成本和社会形象。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的需要,引进信息网络技术就是我们在医院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27.
经常持久的疼痛刺激对婴儿的神经系统是有害的,预防接种作为一种必要的伤害性刺激,应该引起关注,如何减少预防注射对婴儿的不良影响,笔者通过三种不同注射体位的观察比较,发现斜卧位和环抱坐位是进行预防接种最合适的体位,可减轻注射疼痛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及与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关系。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观察As2O3对肝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的细胞早期凋亡;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MMP)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底物染色法反映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后,可观察到Bel-7402细胞的早期凋亡现象,2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9.89%,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48.53%,而4μmol/L As2O3作用24h细胞凋亡率为18.27%,作用48h细胞凋亡率为67.52%;经As2O3药物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有关(P〈0.05);同时Caspase-3活性被激活。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病变的MSCT(平扫12例,多期增强扫描15例)和二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三维的最大密度投影(MIP)、遮盖容积重建(SVR)等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7例MSCT扫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范围及其梗阻情况。输尿管病变的MSCT表现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延时期、排泄期采用MPR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癌和输尿管息肉(11例)。结论:MSCT能更精确、更可靠地显示输尿管病变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希望成为输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抑癌基因P53和原癌基因c-jun、c-fos、c-myc mRNA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正常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 SHR颈动脉中,抑癌基因P53和原癌基因c-jun、c-fos、c-myc均有高表达,较WKY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和原癌基因c-jun、c-fos、c-myc均有高表达,癌基因的活化可能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血管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