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什么是食物过敏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免疫球蛋白)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食物过敏肠道外症状最常见的表  相似文献   
52.
<正>我做"小大夫"时,曾见手术台上躺着一名被三棱刀扎伤的卖羊肉串的男患者,外科医生用爱丽斯钳从被扎伤的孔洞中拉出整整一盆绦虫。那些活绦虫在盆中缓慢蠕动,仿佛千万根富强粉宽面条在跳伦巴舞。我把这盆活條虫送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次收到活绦虫。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皮肤点刺试验和改良挑刺试验进行方法学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方法用磷酸组织胺和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点刺液同时进行皮肤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观察2种皮肤试验方法的安全性、可重复性及疼痛程度,并评价皮肤划痕征对皮肤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2种方法均较安全,所致疼痛程度大致相当,可重复性均较高。皮肤划痕征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组胺平均风团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挑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8.91±1.26)mmvs(8.83±1.58)mm,P=0.80;点刺法划痕征阳性组vs阴性组:(8.11±1.23)mmvs(7.59±1.56)mm,P=0.11。在皮肤划痕征阴性组,NS点刺和改良挑刺试验的平均风团直径分别为(2.29±1.17)mm和(1.50±0.68)mm,P=0.02;皮肤反应指数分别为0.25±0.11和0.17±0.07,虽差异有显著性,但两者均可判断为阴性。在皮肤划痕征阳性组,NS点刺试验平均风团直径大于改良挑刺试验(4.21±1.38)mmvs(2.29±1.17)mm,P〈0.001;NS点刺试验的反应指数(SI)明显高于改良挑刺试验0.52±0.16vs0.25±0.11,P〈0.001。结论用组织胺和NS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和挑刺试验安全性和重复度较高,两者疼痛程度大致相当,皮肤划痕征阳性者用改良挑刺试验的风团反应低于皮肤点刺试验。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血清清蛋白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7例(年龄>65岁),根据血清清蛋白浓度分为2组,A组病人血清清蛋白<35g/L,B组血清清蛋白≥35g/L,观察病人病程中有无贫血、严重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A组病人贫血及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中,低清蛋白血症增加贫血、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桦树花粉诱导的哮喘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和其转录因子Rorc表达变化。方法小鼠采用颈后皮下注射(桦树花粉和佐剂)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造模。通过检测哮喘相关指标评价动物模型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检测指标包括气道高反应,肺组织病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sIgE、sIgG1、sIgG2a)等。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RT-qPCR检测Rorc mRNA表达;高通量多因子检测平台Luminex 200~(TM)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7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桦树花粉致敏和激发的哮喘小鼠具有气道高反应;血清桦树花粉特异性sIgE,sIgG1,sIgG2a水平升高;支气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分泌;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L-17A水平明显升高。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哮喘组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0.37±0.16)较对照组小鼠脾Th17细胞数量(0.18±0.86)明显增高(P0.05);而特异性免疫治疗组,Th17细胞数量(0.16±0.16)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小鼠脾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c的表达量(3.99±1.39)较对照组(1.79±1.19)显著升高(P0.01);经特异性免疫治疗后,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c的表达量(0.65±0.23)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桦树花粉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部分抑制Th17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  相似文献   
56.
目前传统的心脏毒性评价指标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在早期毒性评价中均有局限性,因此急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生物标记物进行早期心脏毒性评价.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不断发展,评价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对基因类、蛋白类以及代谢小分子类心脏毒性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进一步对早期心脏毒性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备用于检测血清中针对几种桃过敏原组分抗体的蛋白质芯片,为针对桃过敏原组分过敏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合成6种常见的桃过敏原组分的编码基因,分别将其插入p GAPZαA酵母表达载体,AvrⅡ单酶切线性化后,电转毕赤酵母SMD1168,表达和纯化相应的桃过敏原组分蛋白,并制备蛋白质芯片;用蛋白芯片检测临床血清样本中针对桃过敏原组分蛋白的抗体,与ImmunoCAP法相比,验证蛋白质芯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4种桃过敏原组分Pru p 1、Pru p 3、Pru p 4和Pru p 7,制备了能进行质量控制的检测血清桃过敏原组分抗体的蛋白质芯片。检测了疑似桃过敏患者血清41例,结果以ImmunoCAP法为金标准,蛋白芯片检测血清Pru p 1、Pru p 3和Pru p 4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40%、100%和100%,特异性为78%、50%和100%;对上述3种组分抗体的综合检测灵敏度为86%,特异性为96%。针对缺乏ImmunoCAP检测结果的Pru p 7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出6份阳性的血清样本,均为桃过敏患者。结论桃过敏原组分检测芯片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与ImmunoCAP相当,血清用量少,优化后有望成为临床桃过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患者家庭螨类种类和比例,为北京地区尘螨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8例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人户吸尘采集其所在家庭室内尘土样本,采用漂浮法收集尘土中的螨,分离制片,显微镜下分类计数并绘图。结果 38个家庭共采集样本345份,螨检出率为64.6%;经分离鉴定得出蜱螨亚纲3目12科15属22种,其中丝泊尘螨为我国致敏螨类一新纪录种;昆虫纲啮虫目1科1属2种。在分析的1798个标本中,主要致敏螨种前3位的依次为粉尘螨(62.46%),户尘螨(21.47%)和丝泊螨(5.28%)。对不同采集地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平房(91.1%)样本阳性率高于楼房(59.5%)。对不同生活环境螨密度的数据分析表明,枕头的平均螨密度最高,达到282只螨/克尘土,其次为床褥(120只螨/克尘土)和沙发(115只螨/克尘土)。平均螨密度在9至10月达最高峰,5至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也出现2个高峰,3月和11月密度最低。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北京地区存在的丝泊尘螨,亦属于亚洲首次报道。北京地区室内优势螨种为粉尘螨,其次为屋尘螨和丝泊尘螨,平均螨密度在9至10月达最高峰。  相似文献   
59.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是由于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通过免疫机制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斑贴试验是诊断ACD的金标准[1].曲泰斯斑贴试剂具有使用方便,过敏原明确定量等优点,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2].为检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于2003年9月-2004年5月对100例门诊患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血清肌酐(Sc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伴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AKI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5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