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并评价再次肝脏部分切除(RH)与射频消融术(RFA)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12月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aborato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根椐纳入标准纳入比较RH与RFA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后不同时期生存人数的随机对照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分别提取接受RH与RFA治疗的患者例数及治疗后1、3、5年的生存例数计算比值比(OR),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采用Q检验和I2检验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同质性好的研究(P>0.05, 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否则认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纳入研究足够多时,采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 176例患者。定性分析显示RH较RFA能更有效地提高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率。Meta分析评估RH与RFA的预后效果差异显示,1年、3年、5年的合成O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1(0.82, 4.01)、1.26(0.78, 2.01)、1.73(1.02, 2.95),1年、3年预后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年预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中,与RFA相比,RH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更为有利;虽然RH与RFA对改善患者早、中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趋势上来说RH仍较RFA的预后效果好,且RH较RFA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晚期预后。综合来看,对于可以接受RH或RFA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RH治疗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每年新发和病死的HCC中,中国占比>50%;高居中国肿瘤发病的第3、4位和肿瘤死因的第2、3位[1],其中66.7%~77.2%的HCC患者死于肝内肿瘤未控[2]。  相似文献   
13.
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通过问卷调查梳理总结出,当前肝胆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存在评价内容较为片面单一、评价方式相对滞后、以单方面他评为评价主体等弊端。由此,对评估体系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①建立目标决策评价系统,由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和自身情况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以细化后的目标为参照进行评价。②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系统,扩宽评价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专业素质、科研能力、人文素养、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评价。③在培养过程中引入学习历程档案评价及最佳证据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监控实施系统和信息反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 (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 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ChRM3组、sh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 K/Akt的改变.结果 Hep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INP)感染坏死灶在CT影像学上的解剖学位置与分布特点,并据此对INP进行临床分型,为INP的外科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四医学中心2008年6月6日至2014年12月31日INP病例112例,根据INP感染坏死灶CT影像学中位置分为五个区域:胰腺区域、网膜囊区、脾胃间隙区、左侧腹膜后间隙区、右侧腹膜后间隙区;据此分为三型:I型,感染灶位于胰腺区域,局限于胰腺实质组织、胰腺包膜周围脂肪组织、胰腺下沿肠系膜根部脂肪组织。II型,感染灶扩散至胰腺周围,包括网膜囊和脾胃间隙,IIa型感染灶扩散至网膜囊,IIb型感染灶扩散至脾胃间隙,IIc型感染灶同时存在于网膜囊和脾胃间隙。III型,感染灶扩散至侧腹膜后间隙,IIIa型感染灶扩散至左侧腹膜后间隙,IIIb型感染灶扩散至右侧腹膜后间隙,IIIc型感染灶扩散至左、右侧腹膜后间隙。结果 112例INP患者共204个感染灶分别位于胰腺区域42个、网膜囊区43个、脾胃间隙区16个、左侧腹膜后间隙区68个、右侧腹膜后间隙区35个。I型12例(10.7%);II型14例(12.5%),其中IIa型8例,IIb型5例,IIc型1例;III型86例(76.8%),其中IIIa型51例,IIIb型17例,IIIc型18例。结论 INP感染灶沿着胰周间隙,尤其是腹膜后间隙有着特征性扩散分布,根据该特征进行的INP分型,对INP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操作步骤的优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