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正>近年来,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研究表明,牙周病与糖尿病具有相关性。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互为危险因素,相互增加发病风险,治疗效果也相互影响。有效控制糖尿病可减轻牙周炎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良好的牙周治疗可改善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明确诊断后均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8个月~36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失败率低,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尽可能恢复股骨粗隆后内侧皮质的完整性、标准的DHS内固定位置以及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ic,CEUS)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分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增强螺旋CT结果为对照,对56例72 h内已行增强螺旋CT检查的AP患者,再行实时CEUS检查,根据Balthazr评分系统,对上述检查的两种结果分别进行分级诊断和坏死程度判断,对比CT严重指数(CT severity index,CTSI)和超声严重指数(Ultrasound severity index,USSI),进行等级资料的平均效度评价。结果:以增强螺旋CT为金标准,CEUS对AP分级诊断的一致率(P0)为0.875,P<0.005。CEUS坏死程度判断的P0为0.893,P<0.005。USSI的P0为0.946,P<0.005。增强螺旋CT与超声造影具有较好一致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CEUS对AP能进行较好的分级诊断,并能准确判断胰腺坏死灶范围,从而评价胰腺炎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所以当CT检查出现禁忌症时,超声是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房功能,并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ICM患者32例、DCM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并计算左心房总的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运用STI测量左心房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和后壁的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Ss和SRs),舒张早期应变和应变率(Se和SRe),舒张晚期应变和应变率(Sa和SRa)。计算出所有房壁的平均应变(mSs、mSe和mSa)及应变率(mSRs、mSRe和mSRa),并分析左心房射血分数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⑴3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心率、室间隔厚度(IVS)、E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M组和DCM组A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减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等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ICM组和D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LAVmax、LAVmin增大,而LATEF、LAPEF和LAAEF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CM组相比,DCM组LATEF、LAAEF更低(P<0.05)。⑶与对照组相比,ICM组和DCM组mSs、mSRs、mSe、mSRe、mSa和mSRa均降低(P<0.05),且DCM组降低更显著(P<0.05)。⑷LATEF与mSRs呈较好的正相关(r=0.66,P<0.05),LAPEF与|mSR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71,P<0.01),LAAEF与|mSRa|相关性较好(r=0.69,P<0.01)。结论:ICM和DCM患者左心房动态储血功能和主动射血功能均降低,且DCM较ICM患者降低更明显。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较好地评价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总结产前超声、产后CT 在诊断肺动脉吊带(PAS)中的价值,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回 顾性分析2014 年5 月—2017 年4 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5 例PAS 胎儿产前超声、 产后CT 或解剖资料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4 例PAS 经产前超声明确诊断,肺动脉分叉、三血管切面均可显 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产前超声3D HD-Flow 技术辅助证实;漏诊1 例,在外院产前筛查未检出(未再行产 前超声筛查),3 例活产儿产后心脏超声、CT 验证PAS(1 例外院)。结论 产前超声可明确诊断PAS,三血管、 肺动脉分叉切面扫查及3D HD-Flow 技术具有重要价值,产后CT 为手术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66.
骨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为一少见的良性骨肿瘤 ,1948年由Jaffe等首先报道并命名。本病多见于长管状骨 ,发生于短管状骨者更为少见 ,国内尚未见有短管状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报道。我们得见 10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0例病人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4~ 5 6岁 ,2 0~30岁者 7例。发病部位 :5例位于指骨 ,3例位于掌骨 ,2例位于跖骨。临床表现 :全组病人均有轻度疼痛及局部肿胀 ,邻近关节或病变范围较大时 ,可影响关节活动 ,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或轻微红肿。有典型外伤史者 4例。病程最短 5d ,最长 11年。1 2 X线…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描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胃肌电活动特点,探讨胃肌电活动的变化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方法 对65例GER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餐前、餐后体表胃电图监测.根据内镜检查结果,把GERD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行组间胃电参数比较,随访19例胃电节律异常的GERD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胃电参数的变化.结果 GERD组的主频(DF)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N%)、餐前餐后功率比(PR)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0.01).胃电节律紊乱,以胃动过缓为主.经1周治疗后,GERD异常胃电参数明显正常化(P<0.05或0.01).餐前RE组胃电节律异常的发生率(37.5%)显著高于NERD组(12.1%).餐后胃电节律异常的发生率RE组和NERD组分别为71.9%和60.6%,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餐前、餐后胃肌电活动异常,异常胃电节律以胃动过缓节律为主,胃电图能为GERD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常用的技术之一。现对100例下肢静脉疾病病人的彩超及静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相关炎性细胞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造模前72 h升降散组灌胃中药升降散(12 ml/kg),其余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2次/d。灌胃结束后予脓毒症造模,于不同时间段取脾脏标本制备脾细胞悬液,检测各组小鼠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浓度的变化。结果:T-bet水平在24 h内脓毒症组呈逐渐上升趋势,升降散组呈逐渐下降趋势,且24 h升降散组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1);GATA3水平24 h内脓毒症组和升降散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12 h和24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和正常组(P0.05或0.01);RORγt水平24 h内升降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6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P0.05);foxp3水平24 h内脓毒症组与升降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12 h和24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P0.05或0.01)。结论:升降散具有调节脓毒症小鼠炎性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foxp3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调查分析一艘入境船舶携带输入性蝇蛹侵害情况及原因.方法 对来自印度尼西亚塞布库港(Sebuku)的入境船舶巴拿马籍“丽江”轮(M.V.MARITIME LIJIANG)上携带的输入性蝇蛹侵害的情况进行调查,将采集的蝇蛹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30℃恒温培养9天,羽化获得成虫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20粒虫蛹标本经恒温培养羽化获得成虫12只,鉴定为家蝇(Musca domesticaLinnaeus,1758).结论 应加大对国际航行船舶蝇类孳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船舶垃圾无害化处理,进而更加有效防止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通过入出境船舶携带幼虫、虫蛹、卵等方式传入扩散,切实维护口岸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