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目的探讨蜈蚣藻多糖(GFP)的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GF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存活率的影响;用Millicell小室测定GFP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Matrigel测定GFP对HUVEC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GFP在5、10、20、50、100mg.L-1浓度下处理HUVEC48h,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变化;在50、100mg.L-1时能显著性地抑制HUVEC的迁移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100mg.L-1时能显著性地抑制HUVEC的管腔形成。结论GFP能够抑制HUVEC的迁移和管腔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首次缺血性卒中后1年内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至少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初血浆Fib水平,将患者分为高Fib组和正常Fib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21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1例完成1年随访,其中30例(27.027%)复发.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高[优势比(odds ratio,OR) 13.2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2~152.077;P=0.038]、初次发病年龄大(OR1.321,95% CI 1.064~1.641;P=0.012)、体质指数高(OR 1.351,95% CI 1.001~1.823;P=0.049)、服用抗血小板药(OR 36.819,95% CI1.890 ~717.143;P =0.017)和降血压药(OR 50.765,95% CI3.198 ~805.878;P=0.005)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显示,高Fib组卒中复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Fib组(Log-Rank检验,P=0.000).结论 血浆Fib水平增高、高龄、肥胖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和降血压药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完善风湿骨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以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7:6:2)为展开剂,碘蒸汽为显色剂,对麻黄、制川乌和制草乌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对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甲酸(8:2:2:0.4)为展开剂,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无水乙醇溶液为显色剂,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对木瓜进行鉴别;建立同时测定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的HPLC方法;建立测定甘草酸含量的HPLC方法。结果所建立的2个TLC方法,各斑点清晰,Rf值适中,分离度良好。薄层-生物自显影实现了鉴别木瓜的表征抗氧活性成分的目的。含量测定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200~280.0μg/mL、2.370~75.76μg/mL、3.180~101.6μg/mL,线性关系良好;各指标成分的相关系数均>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107%,RSD为2.85%~5.62%。21批样品中3个指标成分含量分别为35.00~80.15μg/粒、6.92~13.57μg/粒、9.94~17.99μg/粒;甘草酸的线性范围为6.100~97.58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1.95,21批样品中甘草酸含量为1.70~2.21 mg/粒。结论建立的相关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风湿骨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试验前均未给予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滴,1次/d,14 d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2周时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2.75±0.9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2.36)分(P〈0.01)。治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0.99±1.77)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8±1.20)μmol/L(P〈0.01)。12周时,治疗组ADL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为(86.38±6.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0±12.10)分(P〈0.05),治疗组的MRS评分(1.05±0.7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0.70)分(P〈0.01)。结论:α-硫辛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近几年来,许多卫生防疫工作人员通过函授、夜校、脱产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了预防医学大专教育,并进一步提出了“专升本”的要求。成人预防医学“专升本”教育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如何对其正确定位,使之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呢?笔者作如下探讨。1确定培养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较之于普教本科,成人预防医学“专升本”教育的培养方向更倾向于实用型而非研究型,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努力为各具体卫生工作岗位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业务骨干。根据这一方向,其课程结构及教学内…  相似文献   
56.
基于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黄药子毒性研究进展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介绍了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黄药子的毒性研究进展及对策。黄药子可诱导毒性(尤其是肝毒性),但毒性成分、毒性成分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关系、毒性/肝毒性机制均尚不清楚。建议开展黄药子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毒性成分与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相关性、毒性/肝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最终为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为其他有毒中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江苏省县级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方法:用参考值范围和Z比分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参比的40家实验室全部反馈结果,所有检测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1家结果有问题,未出现不满意.结论:江苏省县级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总体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对生长因子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联苄类化合物对HUVEC静息期和生长因子刺激期增殖的影响.结果 联苄类化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HUVEC增殖的活性依次如下:erianin,moscatilin>DC-18>gigantol>batatsin Ⅲ;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HUVEC增殖的活性依次如下:erianin,moscatilin>gigantol>DC-18>batatsin Ⅲ;tristin对HUVEC静息期和生长因子刺激的增殖无影响.结论 联苄类化合物的母核可能是抗血管新生作用的药效团.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介导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激活在槲皮素(quercetin,Quer)抑制山岗橐吾碱(clivorine,Cliv)诱导的人正常肝L-02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L-02细胞与Quer(1,10,25,50μmol·L-1)预孵15 min后,再与Cliv(50μmol·L-1)孵育48 h,采用噻唑蓝(thiazolam blue,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并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Nrf2的核转位激活。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PI3K的磷酸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Nrf2下游基因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Hmox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catalytic subunit of glutamate-cysteine ligase,Gclc)和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modifier subunit of glutamate-cysteine ligase,Gclm)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Quer(10,25,50μmol·L-1)能明显逆转Cliv降低的L-02细胞存活率(P 0. 05),且能逆转Cliv降低的L-02细胞内GSH含量(P 0. 05),升高ROS水平(P 0. 01)。Quer能诱导PI3K的磷酸化(P 0. 05),Quer可以诱导Nrf2的磷酸化和转录激活(P 0. 05)。Quer能使Nrf2下游mRNA表达水平提高(P 0. 05),PI3K抑制剂LY294002(LY)能阻断Quer对Hmox1 mRNA表达的升高作用(P 0. 01)。结论:Quer通过诱导Nrf2磷酸化激活逆转了Cliv诱导的肝细胞毒性,PI3K在Quer诱导的Nrf2磷酸化激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半枝莲总黄酮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半枝莲总黄酮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半枝莲总黄酮及7种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半枝莲总黄酮中7种成分野黄芩苷,芹菜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野黄芩素,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4'-羟基汉黄芩素及芹菜素的含量。采用噻唑蓝(MTT)法评价半枝莲总黄酮及7种化学成分分别对人肝癌细胞(Hep3B),人胃癌细胞(AGS),人肺癌细胞(A549),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小鼠乳腺癌细胞(4T1)5种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测定半枝莲总黄酮中7种成分野黄芩苷,芹菜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野黄芩素,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4'-羟基汉黄芩素及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9.98~249.60,1.06~26.50,2.16~54.00,2.56~64.05,1.16~29.10,0.52~13.00,1.18~29.50 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47%,96.15%,98.66%,98.91%,98.25%,102.67%,102.32%,RSD分别为2.1%,1.1%,1.7%,3.2%,2.1%,1.8%,1.9%。半枝莲总黄酮(300 mg·L~(-1))对Hep3B,AGS,A549及B16共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50%。木犀草素和4'-羟基汉黄芩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较显著,木犀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64~36.97 mmol·L~(-1),4'-羟基汉黄芩素的IC50为20.14~37.91 mmol·L~(-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半枝莲总黄酮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半枝莲总黄酮对Hep3B,AGS,A549,B16及4T1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木犀草素和4'-羟基汉黄芩素对该5种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显著,推测半枝莲总黄酮是半枝莲抗肿瘤的主要活性部位,而木犀草素和4'-羟基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