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1994年夏保定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病原学检测陈淑芬,康铁军,于秋丽,孟宗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目前已发现的病原有柯萨奇病毒A24(CA24)变种,肠道病毒70型(EV70)和腺病毒3型及7型。1984年北京曾首次报道由EV70引起的A...  相似文献   
2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此外,还可形成大量带毒者,不但他们自身受到危害,而且作为乙肝传染源,威胁着周围人群。HBV带毒者,一般称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分急、慢性带毒两类,如果带毒时间超过6个月,称为慢性带毒,有的可终生带毒。  相似文献   
23.
在无国产抗-HCV试剂供应的1990和1991年,甲地观察输血者90名(不筛查ALT),乙地筛查ALT观察输血者64名。输血后HCV感染率甲地45.6%,乙地18.8%,p<0.01;其中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生率甲地41.1%,乙地14.1%P<0.01,甲地观察二年未发现抗-HCV阴转;输血距抗-HCV阳转甲地38.4±11.8天,乙地42.9±15.9天;输血后ALT异常率甲地44.4%,乙地21.9%,输血距ALT异常甲地48.2±16.8天(观察二年ALT异常率27.8%),乙地51.9±20.9天。输抗-HCV阳性、阴性血受血者,其HCV感染率88.2%(45/51)和7.8%(8/103)。既往HCV隐性感染的受血者,输后丙型肝炎发病率52.9%(11/22),同时发现3例输血后抗-HCVS/CO值渐低,2例阴转,似有HCV中和性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24.
为了评估中国目前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阻断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成本-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近11年中国年平均新生儿人口作为观察队列,按HBV感染本底和自然转归来推算HBV自然感染的后果,以新生儿乙肝疫苗保护效果为90%估计干预后HBV感染状况,以每接种1*!000份(3剂,下同)乙肝疫苗预期所阻断的慢性携带者人数和慢性肝病患者例数作为乙肝疫苗预防HBV慢性感染的成本-效果.结果显示中国HBV慢性持续感染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中流行区HBV慢性携带者的流行率比特高流行区低2.5倍;HBV慢性携带者流行率高的人群,乙肝疫苗的成本-效果相对较高.同样接种1*!000份乙肝疫苗,在中流行区可减少67名慢性携带者和17例慢性肝病患者,在特高流行区则可阻断164名慢性携带者和41例慢性肝病患者.中国目前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平均每1*!000份乙肝疫苗将可减少98名慢性携带者和25例慢性肝病患者.中国各地目前推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成本-效果均非常高.同时,乙肝疫苗的成本-效果与免疫策略和HBV感染的流行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对64例受血者进行了半年前瞻性调查,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8例,亚临床(PT-HC)1例,丙型肝炎病毒(HCV)隐性感染3例,HCV总感染率为1875%,丙氨酸转氨酶(ALT)首次异常时间为输血后28~91(519±209)天;抗-HCV首次阳转为输血后23~76(424±159)天。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病原待定的非乙、非丙ALT异常者5例。  相似文献   
2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重组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五”和“八五”计划期间 ,我国对第一代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血源疫苗 )的新生儿免疫效果进行了近期和远期效果考核 ,均证明效果良好。“九五”期间又对第二代乙肝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效果进行考核 ,以最后取代血源疫苗。本文报道对我国研制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疫苗 (CHO疫苗 )阻断母婴传播的初步结果。1.材料与方法 :(1)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CHO疫苗 ,10 μg/ml,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96 12 0 5 7。乙肝免疫球蛋白 ,10 0IU/支 ,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有效期内使用。 (2 )对象…  相似文献   
27.
慢性肝炎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的肝炎,根据病理可分成慢性持续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前者预后良好,不进展;后者多较严重,常发展为肝硬化。近2~3年,关于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的认识有所增加。本文从临床、生化、肝组织学及免疫学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作为认识急性乙型肝炎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8.
我们曾报告丙型肝炎病毒 (HCV)可经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感染HCV后转归如何 ,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1 3例母婴垂直传播感染HCV的婴儿进行了转归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的选择 :1 990 - 1 994年连续观察 1 2 5例患输血后丙型肝炎 (PT -HC)的育龄妇女 ,其中 1 3例分别怀孕 1或 2次 ,生育 1 5名婴儿 ,其中 1 3例婴儿出生时血清中抗 -HCV和HCV -RNA阳性 ,均无甲、乙、戊和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 ,即为本研究对象。2 研究方法 :婴儿于出生后 1、3、6、9、1 2、1 8、2 4、36…  相似文献   
29.
检测461名献浆血员总抗-HCV阳性率55.5%,其中合格血员抗HCV阳性率46.2%,不合格血员为91.6%;检测全血血员433名,抗-HCV阳性率10.2%合格血员5.8%不合格血员42.3%,筛查血员抗-HCV后,合格的献浆,全血血员抗-HCV阳性率分别降至4.0%和0.2%,比筛查前降低91.3%和96.1%,P<0.01,义务献血合格者抗-HCV阳性率0.4%,筛查前后检测初次到血站献血者86人,未发现抗-HCV阳性者。  相似文献   
30.
163例丙型肝炎八年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我国丙型肝炎的特点,对163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8年随访。急性丙型肝炎急性期后的主要异常表现为血清丙氨酸转氮酶(ALT)升高,病后1年内、1、2、5和8年的ALT异常率分别为100%、73%、57%、37%和28%;ALT异常分持续性和波动性两类,后者约占1/3~1/2。用第二代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ELISA试剂检测,病后2个月内、2~6个月、7~12个月及1、2、5和8年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6%、93%、94%、96%、97%、93%和83%;病后1年起少数患者抗-HCV阴转,仅见于ALT复常者,病后1、2、5和8年,ALT复常者的抗-HCV阴转率分别为10%、8%、16%和22%。病后8年时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阳性率为84%,其中ALT异常和正常者无明显差异。用型特异引物PCR法测定45份抗-HCV阳性血清,42份为Ⅱ型,3份待定。8年时未检出甲胎蛋白异常者,肝功能(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96%~97%为HobbsⅠ级,表明还没有明显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