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多种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开展多种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前后各60例住院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和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和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艾滋病患者对门诊个案管理随访模式的体验,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6名纳入门诊个案管理的男性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通过Colaizzi现象学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反复分析提炼,关于患者对个案管理的真实体验得出5个主题,分别为信息支持、细致的药物指导、心理支持与疏导、适应性成长与未来的期望。结论在个案管理随访中患者获得多种多样的疾病知识与药物服用指导,有被理解、被关心的感受,帮助他们坚持面对疾病的长期治疗。个案管理对艾滋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具有积极作用,在个案管理中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需求,持续优化个案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一对一病情告知干预对HIV感染父母社会支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HIV感染父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和护理干预,观察组由经过心理学培训的护士实施3次一对一的病情告知技巧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第4周、第12周观察组信息和情感支持增加,感知压力与病情告知压力降低(均P0.05)。结论病情告知干预能提高HIV感染父母的社会支持,减轻其感知压力和病情告知压力。  相似文献   
44.
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已成为与内、外科并重的重点学科,传统医学检验技术逐渐与高精尖的生物科技领域接轨.在这一过程中,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行业迅速兴起,成为医学检验行业的朝阳产业.IVD行业是医学检验的重要手段,而医学检验是IVD行业的潜在市场.IVD在全球医疗市场中的发展趋势迅猛,在临床诊疗及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适应IVD产业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成为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中的新课题.本研究结合目前国内IVD产业的需求,基于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儿童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布鲁菌病患儿12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布鲁菌病全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出现在春季、夏季;农牧区、半农半牧区高发;12岁以下人群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发热、关节肿痛、肝脾大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重症者可出现脑膜炎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下降86例,淋巴细胞增高61例,血红蛋白降低48例;红细胞沉降率快83例。C反应蛋白增高61例。肝功异常56例。治疗8岁以上患儿采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8岁以下采用头孢曲松钠+利福平和(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128例中123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并发EB病毒感染,2例合并支原体肺炎。在抗布鲁菌病同时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加用阿昔洛韦和阿奇霉素治疗。结论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患儿,一线临床医师需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血培养和布鲁菌凝集试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急性布鲁菌病患儿得以痊愈。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HIV感染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现状以及知识知晓率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该人群的安全性行为干预方式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上海某医院随访的HIV感染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安全性行为与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的关系。 结果 HIV感染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且与其文化程度和收入相关(p<0.05),与其它如年龄、婚姻状况、确诊时间等因素不相关(p>0.05)。HIV感染的MSM人群虽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其安全性行为比例较低。 结论 HIV感染MSM人群存在艾滋病知识与安全性行为知行分离现象,需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哨点监测力度,以及采取如同伴干预和提倡使用暴露前预防等多种形式的干预措施,提高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促进其安全性行为,降低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47.
对30例中风患者采用运动促进技术及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采用Fugl-Meyer法评测运动功能.结果表明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随年龄增长,功能改善的积分逐渐下降;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在半年以前者,功能改善明显半年以后者仍有改善.说明促进技术与作业疗法可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8.
为使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2月13日呼吁康复患者献血浆,利血浆中的抗体治疗重症患者。几天后,经治疗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后又陆续传来接受血浆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的好消息。本刊特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团队回答有关血浆治疗的7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SPF级、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只。POCD组和实验组大鼠通过探查腹腔脏器的方法建立POCD模型,实验组大鼠于手术结束前30min及术后第1、2天分别予2ml/kg丹红注射液(Danhong injection,DHI),POCD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不进行手术,但在相同时间点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 DHI能够缩短POCD大鼠的逃逸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提高PO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不同实验组S–100β蛋白水平[术后6h(1.05±0.03)、术后24h(0.98±0.15)、术后48h(0.79±0.05)]较POCD组[(术后6h(1.39±0.22)、术后24h(1.24±0.13)、术后48h(1.19±0.15)]降低,实验组NSE水平[术后6h(15.71±5.12)、术后24h(13.35±4.64)、术后48h(12.59±4.22)]低于POCD组[术后6h(25.49±4.82)、术后24h(20.71±5.12)、术后48h(18.43±3.72)];POCD组中TNF–α(112.6±16.7)、IL–6(39.6±6.5)、IL–1β(39.5±6.7)水平均较实验组TNF–α(71.2±15.3)、IL–6(30.4±5.6)、IL–1β(23.0±5.6)高。结论 DHI能够提高PO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POCD大鼠的神经系统损伤及POCD导致的炎性反应,改善老龄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初治HIV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11例初治HI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门诊健康教育与随访指导;干预组采取培训同伴支持者,组成同伴、患者、个案管理师参与的健康教育小组,开展小组主题活动、微信群教育及督导等。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第3个月、6个月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自我效能、抑郁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伴支持可提高初治HIV阳性患者后期服药依从性,对自我效能及抑郁干预效果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