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terbaumannii,ABA)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其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所以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解ABA的耐药特点及流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我们对西京医院住院感染患者分离获得的75株ABA进行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其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72.
真菌药敏纸片扩散法实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4种抗真菌药物在萄萄糖美蓝M-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CCLS认可的氟康唑纸片扩散法和NCCLS M27-A肉汤稀释法检测氟康唑(FLC)、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ITC)、酮康唑(KTC)对131株假丝酵母菌的敏感性;用纸片扩散法同时检测2种氟康唑(FLC1:25μg/片;FLC2:15μg/片)纸片的敏感性,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纸片扩散法中:FLC1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7.71%(128/131);FLC2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6.95%(127/131);AMB、ITC、KTC分别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8.47%(129/131)、98.47%(129/131)、97.71%(128/131)。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8952、0.8681、0.8118、0.8509、0.7190;FLC1、FLC2、AMB、ITC 2种方法一致性优,KTC 2种方法一致性良好。结论葡萄糖美蓝M-H琼脂可代替Shadomy琼脂,适用于常规纸片扩散法真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产酶状况和耐药性以及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提供联合用药的试验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按CLSI规定标准进行.结果 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96株鲍氏不动杆菌,MDR-ABA占18.75%;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MDR-ABA占83.3%,产AmpC酶的MDR-ABA占5.5%,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占44.5%;美罗培南与阿米卡星联合抑菌指数(FIC)<2的占77.78%.结论 MDR-ABA的产酶率和耐药性极其严重,临床对MDR-ABA引起的感染应慎用碳青酶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等),可使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米诺环素及多黏菌素B等联合治疗,以防耐药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扩散,并注意消毒与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总结我国89家医院2008年度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临床感染标本中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按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监测数据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中心设计方案上报,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从89家医院共分离获得葡萄球菌32378株,肠球菌12127株,分别占革兰阳性菌的63.6%和2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崮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发生率分别为67.6%、79.9%;ICU病区MRSA发生率为51.2%;不同地区MRSA发生率在52.3%~76.9%之间;不同标本MRSA分离率分别为:痰液标本48.7%,血液标本42.0%,分泌物标本18.8%.MRSA对米诺环素、氯霉素、呋喃妥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分别为84.6%、86.5%、93.4%和97.7%;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克林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率为4.9%~48.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共发现20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3%和1.4%.结论 我国VRE分离率虽然较低,但临床应严格监控其耐药性的扩散;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好,但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具体的感染情况采取个体优化治疗方案;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仍较高,临床应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和消毒灭菌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四种药敏试验方法检测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方法将临床分离的72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别用纸片扩散法、VITEK 2Compact仪器法、E-test法、MIC测试条(MTS)法检测其体外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的折点判断,分析四种药敏试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72株CRAB纸片扩散法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别为50.00%、48.61%、1.39%;VITEK 2Compact仪器法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别为69.44%、29.17%、1.39%;E-test法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别为36.11%、26.39%、37.50%;MTS法的敏感率、中介率、耐药率分别为98.61%、1.39%、0.00%。与MTS法比较,E-test法、纸片扩散法、VITEK 2Compact仪器法的分类一致率分别为36.11%、51.39%、70.83%。结论对CRAB菌株,不同药敏试验方法之间存在差异,E-test法、纸片扩散法与MTS法之间的一致性较低。CRAB菌株纸片扩散法、VITEK 2Compact仪器法、E-test法检测中介或耐药菌株需用MTS法或肉汤稀释法确认。  相似文献   
76.
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68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分型鉴定。68株铜绿假单菌以6、2、11、19和1型为主,占分型菌株的73.5%,同时我们还进行了铜绿假胞单菌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悉复欢的敏感率为86.76%、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83.8%、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7.1%、对其它11种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本结果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医院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樊新  徐修礼  孙怡群 《医学争鸣》2003,24(9):848-848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①菌株来源 :从 2 0 0 0 0 1/ 2 0 0 1 12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出 9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L) (2 0 0 0年 4 5株 ,2 0 0 1年 4 8株 ) ;②抗生素纸片和培养基 :氨苄西林、丁胺卡那、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舒普深、泰能、头孢吡肟、特美汀、左氧氟沙星等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MH琼脂粉和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购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③质控标准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 2 5 92 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 5 92 3、绿脓杆菌AT…  相似文献   
78.
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是一种细胞外酶,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的提取液中,但细胞外DNase 仅存在于少数细菌中。为探讨其对肠杆菌及沙雷氏菌属DNase 试验的价值,我们作了84份肠杆菌菌株实验。  相似文献   
79.
淋病奈瑟氏菌营养培养基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C 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多种营养物质,经过两年多的实验观察,探索出一种使用于不同淋菌菌株营养需求的培养基,经5株标准菌株及10株已知株,同时在五种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程度的比较,本培养基明显优于其他培养基.本培养基以国产原料为主,具有价格低廉,材料易得,易于制备等优点.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D-test阳性率及其耐药性。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MIC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D-test采用K-B纸片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从临床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得到50株CNS,其中耐药表型iMLSB(D-test阳性)占44.0%,耐药表型cMLSB占40.0%,耐药表型MSB占14.0%。万古霉素(VAN)、左氧氟沙星(LVF)、阿米卡星(AMK)和头孢唑啉(CFZ)对D-test阳性cNs的抑菌率分别为100%,59.1%,95.5%和90.9%;VAN,LVF,AMK和CFZ的MIC90分别为2.0,8.0,4.0和16.0mg/L;而VAN+LVF,VAN+AMK,VAN+CFZ,LVF+AMK和LVF+CFZ联合后MIC。。分别为2.0,1.0,1.0,2.0和4.0mg/L。VAN+LVF,VAN+AMK,VAN+CFZ,LVF+AMK和LVF+CFZ联合的FIC指数〈1的协同作用分别为36.4%,31.8%,77.3%,36.4%和36.4%。结论CNS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其耐药机制复杂多样,临床应根据病原菌不同耐药表型和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的选用抗菌药物。对D-test阳性的CNS引起的重症感染最好用VAN+CFZ或LVF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