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357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92篇
综合类   1036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19篇
  5篇
中国医学   29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组 DNA 致瘤病毒,可感染人和多种高等动物的鳞状上皮,产生疣状增生性病变。目前已发现人类许多器官均可发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近年来,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自上述病变组织中分离克隆出60余种 HPV DNA,不同型别的 HPV 对机体各部位的亲合性也不尽相同。除上述良性病变外,大量资料还表明,HPV 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病毒在体外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和不灭,在体内80%以上的癌前病  相似文献   
52.
转专业学生面临着新集体与新专业的重新适应等问题,可能会产生孤独感或抑郁情绪。本文探讨转专业对大学生孤独感与抑郁状况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山东某高校2004、2005级(指转专业前的年级)692位转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2位。在接受调查时,2005、2004级转专业学生进入新专业学习已分别达5、17个月。为每位转专业学生配一对照(未转专业的学生),配对的原则为:与转专业学生同一班级、同  相似文献   
53.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BS)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本文报告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75例GBS病人和其他病人脑脊液寡克隆IgG区带的结果。CSF标本取自临床确诊为GBS患者的CSF 75例,其中20例取急性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54.
RAPD在淋球菌菌种鉴定及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RAPD技术用20个OPG引物(OPG1~OPG20)对淋球菌WⅠ、WⅡ、WⅢ三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反应,除OPG20外,其余19个随机引物均能在三群淋球菌中扩增出特异的DNA片段条带。其中多数条带为三群淋球菌所共有;少数条带为二群淋球菌所共有或一群淋球菌所特有。这一方面说明三群淋球菌的基因组同源性很高,在“表现型”上的共性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三群淋球菌在基因组DNA中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作为三群淋球菌分型的基因学基础。选用OPG10和OPG11二个引物对五种奈瑟氏菌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奈瑟氏菌的PCR扩增条带在数量及片段长度上均有较大差别,反映了在奈瑟氏菌种间的差异比淋球菌内各型差异大得多,从而使种间的区分比群间的区分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55.
用手术切除阴茎包皮,制成单细胞悬液,经体外培养和传代培养,达到扩大增殖面积目的。将培养的单层表皮细胞薄膜,移植100例深二度烧伤创面及肉芽创面,(最大移植面积300cm2,最小面积28cm2)均获得满意效果。因此,用阴茎包皮作为培养皮肤的细胞来源,具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6.
为进一步扩大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和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制备了抗人大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用人大细胞肺癌细胞(PLA-801)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出四株分泌抗体性能稳定的杂交瘤,在BALB/c小鼠中产生含抗体丰富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与儿童自我调控能力有关的因素。方法:对560名18个月至6岁的幼儿进行自我调控能力、气质、生活环境和养育方式的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包括努力控制的注意集中和抑制性控制两因子和儿童自我调控发展评价。结果:(1)父亲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关(F=3.83,P<0.05;F =4.71,P<0.01)。父亲为大学或以上组的儿童的认知调控和注意集中的得分最高(3.6±0.4,34.5± 8.7),初中组的得分最低(3.4±0.5,30.4±9.2)。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关(F= 5.14,P<0.01;F=3.02,P<0.05),母亲为大学或以上组与大专组的儿童的注意集中和抑制性控制得分相同并且最高(3.6±0.4,3.7±0.5)。自我调控发展总分随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提高(129.2±25.1, 127.7±23.2,122.37±25.8,118.1±26.1,F=3.63,P<0.05)。(2)家长为权威型养育态度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最强(F=4.02-23.23,P<0.05或P<0.001)。(3)“经常”看电视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得分较很少看或不看者低(117.5±21.7,125.0±22.8,127.2±27.3,t=3.16、3.26,P<0.05)。 (4)自我调控因子与气质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在3~6岁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数目比3岁前更多而且相关程度也普遍提高。适应性和坚持性是与自我调控能力相关性最高的两个维度(r=0.4~0.6)。易养型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得分最高,启动缓慢型的最低(F=10.02~15.4,P<0.001)。结论:气质和养育方式是与自我调控关系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拓展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性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地区某中学初一年级2个班102名中学生,分别设置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干预组采用PBL教学法。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仅在“艾滋病全称”等6项知识(χ2=6.029~9.434,P=0.004~0.028)的知晓率与“应将艾滋病病人进行隔离(χ2=17.275,P<0.001)”、“应对艾滋病病人关心同情(χ2=5.696,P=0.017)”2个条目的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干预组在各项知识知晓率与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χ2=3.840~23.520,P均<0.001~0.05)。干预前,两组在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正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艾滋病的全称”等9项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943~10.183,P=0.026~0.001),仅在“对艾滋病病人具有恐惧感”的态度正向率高于对照组(χ2=11.330,P=0.001)。结论 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PBL教学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传统课堂教授法的基础上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 9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CRAB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17日—4月12日我院ICU收治的9例C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史,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RIC-PCR)分析其同源性,监测ICU环境卫生学情况。结果?我院ICU A4、A6、B3及C2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5、C1床患者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2、B2加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病房的空气滤网、床栏、呼吸机按钮和护士手等部位分离出50株CRAB,其中23份样本检出与患者有相同耐药谱的CRAB。ERIC-PCR结果显示,9例临床分离菌株与25例环境菌株为克隆株。手术、气管插管和前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是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工作人员感控管理不到位以及空气、环境和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清洁消毒措施不严格可能是此次CRAB感染传播的原因,为了减少此类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建议加强对ICU患者与工作人员管理、加强环境及物体表面的彻底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认识早期开展经椎板间隙入路腰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现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采用该技术治疗的239例患者术前情况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39例中出现并发症14例(5.9%),其中出血3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复发2例,硬脊膜撕裂8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腰椎手术技巧、熟悉新技术器械操作是减少此项新技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