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ymphocytichyophysitis,LyH)普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962年由Goudie和Pinkerton报道第一例经尸检证实的LyH。本病多发生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8,曾认为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和产后女性,但近几年文献报道,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该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或类似垂体腺瘤,诊断较为困难。冯逢等曾报道5例,有3例误诊为垂体腺瘤,2例诊断不明确。笔者搜集本院2009—2011年2例经病理证实的LyH,术前均误诊为垂体腺瘤。这2例LyH无论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征象均与以往文献报道有所不同。为丰富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现报道这2例LyH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作MTVvA检测,分析两年的死亡、晕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MTWA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μV。对照组MTWA〉36uV的占10.5%。观察组MTWA〉36uV的占553%。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29例,MTWA〉36uV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793%,特异性55.4%;阳性预测值442%,阴性预测值857%。结论MTWA异常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采用静息态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技术结合精神运动警觉性实验(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探讨高温诱发人脑脑力疲劳的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 20名被试按随机交叉顺序先进行生理参数(心率、呼吸率、血压、直肠温度)测量,再进行PVT测试,之后在高温(50℃)与常温(25℃)下暴露1h,并采集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扫描结束后继续监测生理数据,待恢复到正常时再次进行PVT测试.fMRI数据采用fALFF分析,分别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fALFF有显著变化的区域与PVT测试反应时做相关分析.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高温组实验后的PVT测试反应时较常温组显著延长.fALFF分析显示双侧丘脑、右尾状核、左壳核、左侧岛叶、左侧海马回等脑区fALFF值显著增高而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显著降低,其中右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与热暴露后的组间PVT反应时差值显著相关.结论 高温后PVT测试反应时的增加,反映了高温诱发人脑脑力疲劳现象的存在,而静息态成像模式变化,进一步揭示了高温下人脑脑力疲劳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44.
枢椎前结构的临床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人进行枢椎前路钢板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用AutoCAD2000软件测量57例国人干燥枢椎:①前下唇的后缘与横断面的夹角α和前下唇前后缘的夹角β;②前下唇的高度(HAIL);③前下唇宽度(WAIL);④前突部分最宽处横径(WMAX);⑤最宽处距前结构下界的距离(HMAX);⑥前突部分双侧外侧缘夹角(γ). 结果:α=42±8(26~58)°,β=69±10(49~89)°,HAIL=5.7±0.9(3.9~7.5)mm, WAIL=8.1±2.0(4.2~10.5)mm,52.63%的标本WAIL小于8 mm. WMAX=13.5±1.7(10.2~16.8)mm, HMAX=2.2±0.6(1.0~3.4)mm. γ=89±12(65~113)°. 结论:枢椎前结构下缘向前下突起形成前下唇,前突部分最宽处(WMAX)低于下终板平面. 行枢椎前路钢板固定时螺钉应向上倾斜以免打入椎间隙,向内做倾斜以免进入前结构两侧的凹陷区域,进钉点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 (rs-fMRI)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月经性偏头痛(M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收集15例MM患者(MM组)和15名处于月经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价量表(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集rs-fMRI数据,应用REST软件分析两侧大脑半球镜像对称体素间的VMHC值,获得VMHC值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并分析MM组患者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M组双侧额中回、楔前叶、前扣带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显著增高,MM组双侧前扣带回VMHC值与NRS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 静息态下,M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异常,对理解MM的生理机制及相关临床表现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6.
目的尝试在CT引导下能用于肺脏微小病变术前定位的材料,不污染病变组织,能够被术者用手触知,能够适用于胸腔镜手术。方法将明胶和琼脂分别溶于蒸馏水,配制成一定的浓度,加入适量的碘海醇或硫酸钡;将以上材料组成的组合分别注入活体大白兔肺脏。于注射后即刻和更长时间内观察在肺内形成结节的情况。处死大白兔后,肉眼观察和用手触知结节,观察结节的硬度,并对结节周围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0%明胶和2%、3%的琼脂不易在肺内凝结,不能形成结节或形成的结节硬度不够和局限性不好。5%的琼脂+硫酸钡,可在肺内形成形态固定,边界清晰,位置固定,质地坚硬的高密度结节,并能够在肺内长期存留,病理学检查提示对肺组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CT引导下用5%的琼脂混合适量的硫酸钡粉末用于肺内微小病变的术前定位,在术中能被触知,在透视下能被观察到,并可以长时间(≤6天)在肺内存留。  相似文献   
47.
48.
患者男,68岁。2009年1月起因消瘦、乏力、尿黄、大便颜色变浅,全身瘙痒,食欲下降20d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1U/L(正常值0~40U/L),天门冬氨酸氨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所制备的装载钆喷酸葡胺脂质体的肺靶向性。方法1)制备装载GD—DTPA的多室脂质体(DePoGd)。2)经尾静脉给药对照研究,观察DePoGd的肺靶向性;3)准备带翼状视窗的小鼠,经左心给药,观察脂质体在血管内的流动和脏器分布;4)分别经小鼠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给药.对照观察肺脏和肝脏的靶向性。结果成功制备了装载GD—DTPA的多室脂质体(DepoGD)。三次实验提示,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多室脂质体能够在肺及肝脏的毛细血管床内滞留。结论钆喷酸葡胺脂质体通过小鼠尾静脉给药,具有肺脏靶向性。  相似文献   
50.
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4例位于肌锥外呈铸型;4例累及肌锥内外呈弥漫生长,其中3例累及视神经;8例均起源于泪腺和/或眼睑组织,并均有眼外肌受侵;1例有骨质破坏;平扫信号均匀,6例T1W I呈等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7例T2W I呈稍高信号,1例T2W I呈等信号;8例增强后均呈中等度均匀强化。结论眼眶淋巴瘤的MR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