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81.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炎研究所和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病历618例,由专人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证候、并发症、实验室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资料进行逐项登记。采用Ep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8例患者中有效256例(42.88%),无效353例(57.12%)。患病年龄段以40—49岁组(33.17%)最高,其次为50~59岁组(24.59%)和30—39岁组(23.14%);50~59岁组病死率(65.13%)与〉60岁组病死率(63.64%),均高于〈30岁组(40.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80.20%)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19.80%);男性病死率(57.26%)与女性病死率(56.56%)无明显差异。死亡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有效病例(P〈0.01)。死亡病例组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病例组(P〈0.01),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钠(Na^+)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病例组(P〈0.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48.38%)与单纯西医治疗的有效率(2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40~50岁多发,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者病死率偏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年龄、并发症及TBil、ALB、Na^+水平,以及治疗措施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2.
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对20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PHG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178 例(85.6%),PHG发生率为38.0%(79例).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PHG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PHG发病率亦有上升 (P<0.05);原无PHG的19例患者硬化剂治疗后有4例(21.1%)出现PHG.结论:肝硬化患者PHG发病率随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283.
目的 评价线粒体自噬对术前睡眠剥夺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0~22月龄,体重55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SD)组、手术(S)组和睡眠剥夺+手术组(SS)组各16只。SD组和SS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S组和SS组大鼠行胫骨骨折加髓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1、3、7 d(T1~T3)时采用条件性恐惧记忆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第7天行为学测定结束后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情况,JC-1探针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组织LC3、Beclin1、Parkin及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3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LC3-Ⅱ/LC3-Ⅰ比值、Beclin 1及Park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6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SD组和S组比较,SS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  相似文献   
284.
目的 评价山奈酚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与HIF-1α/HK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70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LPS组)、山奈酚处理组(LPS+KAE组)、脓毒症+DMOG处理组(LPS+DMOG组)和脓毒症+DMOG+山奈酚处理组(LPS+DMOG+KAE组),每组14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法建立SD大鼠脓毒症模型,不同处理组于LPS注射24 h后分别腹腔注射山奈酚50 mg/kg和(或)DMOG 50 mg/kg。LPS注射48 h后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肝脏、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Lac)、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NF-κB/p65和IL-6活性。比色法检测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髓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酮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记电泳检测CD11b、HIF-1α、HK2、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LPS组血清Lac、ALT、AST、γGT、TBIL含量升高,肝脏乳酸/丙酮酸、N...  相似文献   
285.
目的 探讨3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CKD-EPI2009 Scr、CKD-EP12012 Cys C、CKD-EPI2012 Scr-Cys C)评价HIV/AIDS患者肾功能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定期检测的HIV/AIDS患者144例,检测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Cys C),用3种不同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进行比较。结果 方程CKD-EPI2009 Scr结果明显高于CKD-EP12012 Cys C及CKDEPI2012 Scr-Cys C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D-EP12012 Cys C与CKD-EPI2012 Scr-Cys C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方程CKD-EPI2009 Scr有可能存在高估HIV/AIDS患者的GFR,建议使用CKD-EP2012 Cys C或CKD-EPI2012 Scr-Cys C方程评估HIV/AIDS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286.
[目的] 探讨荜铃胃痛颗粒提高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质量及对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多中心收治的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评价中医症状积分,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评价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采用五肽胃泌素刺激进行胃酸分泌功能评估,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8周结束时评判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痛、吞酸、暖气、腹胀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痛、吞酸、暖气、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溃疡愈合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时VEGF、bFG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VEGF、bF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4周后基础胃酸排出量(BAO)、最大胃酸排出量(MAO)、高峰胃酸排出量(PA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BAO、MAO、PA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复发6.98%,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 荜铃胃痛颗粒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及临床疗效,与其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生长因子表达有关,且能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87.
目的建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风险预测模型, 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47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367例为开发队列, 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的108例为验证队列。开发队列年龄(68.86±9.00)岁,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13.6(8.6, 23.3) ng/ml,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4 (3, 4)分。验证队列年龄(68.89±8.67)岁, tPSA 13.1(8.7, 25.6) ng/ml, PI-RADS评分4 (3, 5)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开发队列中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危险因素, 根据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验证队列中验证模型的性能。在开发队列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队列中利用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开发队列中前列腺癌180例(49.05%), 非前列腺癌187例...  相似文献   
288.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活化激活糖酵解PFKFB3/HMGB1通路对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 并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VCI组、VCI+PFKFB3抑制剂3PO处理组(VCI+3PO组)、VCI+糖酵解激动剂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处理组(VCI+DMOG组)4组, 每组12只。采用条件性恐惧实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和海马组织中乳酸、趋化因子配体2(CCL2)、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检测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PFKFB3、AMP激活蛋白激酶α(AMPK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估海马神经元的变性情况, TUNEL染色法评估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