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股腘动脉双通路介入治疗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仰卧位顺行再通失败后,股腘动脉双通路技术在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顺行开通失败后改经腘动脉逆向穿刺并配合顺行开通术的股浅动脉CTO患者36例,术前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其中11例有静息痛,5例足趾缺血性溃疡;股浅动脉平均闭塞长度为(88.4±5.6) mm,平均踝-肱指数(ABI)为0.52±0.12.手术均先采用经对侧股动脉穿刺顺行开通,失败后取仰卧位结合透视或路径图导引下经腘动脉逆行穿刺,导丝逆行通过闭塞段进入真腔后再作闭塞段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症状及血管通畅率.结果 36例患者均通过股腘动脉双入路开通闭塞段动脉,共植入支架68枚,技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无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夹层、动静脉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间歇性跛行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1个月超声随访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6个月有6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但无明显症状;术后12个月27例中有13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中3例再次出现间歇性跛行,复查造影后予以球囊扩张,症状得到缓解.11例术前静息痛患者术后缓解,术后1、6个月随访中未再出现静息痛.5例足部溃疡患者中2例术后1个月内愈合,3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愈合.ABI由术前0.52±0.12改善至术后1 d 0.83±0.16(n=36,P<0.05),术后1个月0.82±0.12(n=36,P<0.05),术后6个月0.75±0.10(n=36,P<0.05),术后12个月0.68±-0.13 (n=27,P<0.05).结论 股浅动脉CTO患者仰卧体位下经股动脉顺行和腘动脉逆行开通闭塞段技术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确切,是股浅动脉CTO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运用3.0 T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评估早期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的局部脑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30例伴有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29例不伴有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 T场强下对大脑前扣带回及基底节区进行扫描得到其单体素质子波谱成像的数据。利用LC-model软件计算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醇(myo-inositol,MI)、谷氨酸(glutamic,Glu)、谷氨酰胺(glutamate,Gln)以及肌酸(creatine,Cr)的浓度,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的Glu浓度显著升高,在合并MHE的肝硬化患者中尤其明显。在所有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中,仅有部分肝硬化患者的Gln浓度升高。肝硬化患者的MI浓度明显降低,但两组肝硬化患者降低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NA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 T场强下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扫描可以检测出合并MHE肝硬化患者的脑代谢改变。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的Glu浓度增高。Glu浓度可以作为评价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3.
心肌纤维化是RIHD突出的晚期病理变化,常发生在放疗后若干年或十年之后,将导致心肌重构、心功能受损和心衰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手段可以预防或逆转放射性心肌纤维化。RIHD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涉及众多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因素,大多数研究在没有明确晚期纤维化心肌组织中发生了哪些异常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晚期纤维化仅作为一个终点观察事件,缺少以晚期心肌纤维化为焦点的相关研究。本文将综述迄今为止RIHD心肌纤维化的一般机制,以及微循环损伤、肥大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乏氧与氧化压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并对RIHD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方向做一展望,为发现临床干预RIHD心肌纤维化的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对1例肝癌碘油介入术后患者的肝肿瘤运动趋势进行预测。 方法 使用X射线容积成像系统对某肝癌患者进行扫描, 采集各时相呼吸运动图像。利用碘油标记方法, 对肝癌病灶进行定位, 并通过图像检测技术, 获取病灶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对标记点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 并用其预测下一时间段的运动曲线, 将预测结果与肿瘤标记点实际的运动轨迹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利用BP神经网络可以有效预测肝肿瘤的运动趋势, 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保持良好的精准度, 误差在1个像素距离内, 但在呼吸运动峰值处预测精准度尚不理想, 误差接近2个像素距离。 结论 BP神经网络模型是预测肝肿瘤运动的一种新方法, 可能对肝癌的体部立体定向放疗以及实时跟踪放疗精准度的提升有一定帮助, 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5.
王湘连  张立波  姚晔 《中国肿瘤》2014,23(5):426-429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在降低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中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乳腺癌28例采用调强放疗,肿瘤剂量为50Gy,保乳患者瘤床加量10Gy。采用影像引导放疗,放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校正后记录摆位误差,治疗床纠正后再行CBCT扫描,记录摆位误差,比较两次摆位误差。[结果]患者治疗前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和腹背方向(Z轴)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4±0.21cm,0.44±0.32cm,0.20±0.2lcm,治疗床纠正后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6±0.08cm,0.08±0.08cm,0.06±0.09cm,两组误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6—12个月,28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放射性心肺损伤。急性皮肤反应1级10例,无2级及2级以上反应。[结论]CBCT引导乳腺癌调强放疗降低了摆位误差,提高了放疗精度.正常组织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6.
姚晔 《中外医疗》2012,31(30):108-108,1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收治的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控制血糖效果,实验组患者其FINS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出现低血糖的例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将66例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益心舒胶囊与较小剂量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较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71.9%(P<0.05 );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5.3 %,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较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疗效,更易为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40岁,反复四肢关节酸痛4年,曾多次查血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正常,抗“O”正常,ENA多肽抗体均阴性,四肢关节X片无异常,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本次因体检发现右上肺阴影而入院手术治疗。入院前曾用雷公藤多甙及激素、云克等治疗,疗效均欠佳,未曾完全缓解过。2002年7月体检发现右上肺阴影直径约3cm左右,对照患者1998年所摄胸片,发现同一部位当时即有阴影直径约1.5cm左右,4年后的胸片显示该阴影在增大,2002年7月给于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是肺未分化癌,术后3月胸片及肺CT未发现肺内及肺外转移灶,四肢关节酸痛不治而愈。讨论近年来肺…  相似文献   
50.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临床分为3期,表现极为复杂,对机体具有潜在严重的损伤.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防止其演变成晚期梅毒或传染给他人具有重要意义[1].全国性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急剧上升,而胎传梅毒和神经性梅毒的出现,更严重危害人们,特别是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