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探讨规范化教学模式对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新入职护士共69人,培训周期均为3个月。2016年新入职护士34人采用传统培训模式为对照组;2017年新入职护士35人采用规范化培训模式为观察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培训后,各项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各项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对口腔专科护士四手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医生、患者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了新护士从临床护士到口腔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62.
颈椎损伤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 ,死亡率较高 ,手术能消除脊髓以外的骨或其他组织所造成的压迫。我院自 1999年 ,对 2 5例此类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效果显著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中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11岁 ,平均 36岁。外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16例 ,跌伤 6例 ,颈椎伤 3例。完全性截瘫 15例 ,不完全性截瘫 10例 ,C4 4例 ,C510例 ,C6 7例 ,C74例 ,合并 度滑脱 12例 , 度滑脱 4例。本组病例均经颈椎平片、椎管造影、 CT或 MRI确诊。2 术前准备2 .1 器械及物品准备…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以及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频率变化,以明确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的46例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应用随机方法分为血必净组各23例,两组患者基本治疗均予以积极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输注治疗,用法为血必净100m L加入100m L生理盐水中,使用频率为q12h,连续应用7d。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6、IL-10、TNF-a分子水平,应用FACS方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T、CD8~+T细胞频率的变化。同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胸片、应用呼吸机时间等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血必净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中IL-6、TNF-a水平在血必净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在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CD8~+T细胞频率在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血必净治疗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较对照组降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应用血必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控制肺部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65.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对黄体细胞甾体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与黄体细胞膜钠 -钾三磷酸腺苷酶 (Na+ -K+ ATPase)活性变化的关系 ,本研究以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PMSG-h CG)处理的未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为模型 ,制备了黄体细胞悬液。用放射免疫测定 (RIA)和定磷法分别测定了 IL -1β对离体大鼠孵育的黄体细胞孕酮 (P)分泌及黄体细胞膜 Na+ -K+ ATPase活性。结果表明 ,IL-1 β(1 ng/ ml)可显著抑制离体孵育的黄体细胞基础 P及 h CG诱导的 P分泌 ,并可使黄体细胞膜 Na+ -K+ATPase活性明显降低。 IL -1β引起的 P分泌减少和 Na+ -K+ ATPase活性降低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示 Na+ -K+ ATPase活性降低可能是 IL-1 β抑制 P分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6.
我院自1997年采用Nd:YAG激光烧灼加He-Ne激光照射治疗本病17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72例门诊患者,男58例,占33.72%,女114例,占66.28%;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0岁,20岁以下30例,占17.44%;最长病史30年,最短病史1年.有家族史者140例,占81.40%;有治疗史者32例,占18.60%.本组全部为双侧臭汗症.……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 探讨毁损臂旁外侧核(LPB)对大鼠脂多糖(LPS)致热反应的影响,阐明LPB是否参与LPS致热反应过程。 方法 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B毁损组,每组6只。采用核团注射的方法在LPB毁损组大鼠LPB局部注射鹅膏氨酸进行化学毁损,对照组大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恢复至少1周,腹腔植入监测体核温度(Tcore)所需的无线遥测发射子。采用无线遥控测温的方法监测2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后不同时间点Tcore和活动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尼氏染色法检测2组大鼠LPB中的NeuN和尼氏小体的分布。 结果 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00 μg·kg-1)后诱导出典型的双相发热,在腹腔注射LPS 后1.5 h开始升温,2.5 h(1相)Tcore首次达到峰值,3.5 h再次升温且5.5 h(2相)Tcore第2次达到峰值;LPS毁损组大鼠腹腔注射LPS后也出现发热反应,5.5 h时Tcore较基础Tcore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LPB毁损组大鼠发热反应明显减弱,腹腔注射LPS后2.5和5.5 h时Tcore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LPS毁损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后活动度均较注射前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LPB中分布大量NeuN免疫阳性神经元,尼氏小体大而数量多,细胞形态完整,边缘清晰;LPB毁损组大鼠头尾方向前、中和后3个水平的LPB毁损区域几乎未见NeuN免疫阳性神经元,神经元胞体缺失,尼氏小体大量消失。 结论 LPB化学毁损模型部分消除了LPS的致热反应,表明LPB在LPS致热反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0.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前外侧柱对保髋的疗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中日友好医院分型(CJFH分型)强调前外侧柱的重要性,目前此分型中L型钽棒置入治疗的三维有限元研究不多。目的:以钽棒置入术为例,建立正常、坏死和L型坏死区前外侧柱钽棒置入的髋关节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力学效能对比,探讨前外侧柱的完整性对保髋疗效的重要性,为CJFH分型的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股骨头坏死的CJFH分型中L1、L2、L3型的坏死髋关节三维模型和正常髋关节三维模型选用团队已经做好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钽棒置入坏死股骨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和钽棒置入坏死股骨头皮质骨壳应力分布及最大Mises应力值,对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L型坏死股骨头负重区皮质骨壳的最大Mises应力均较正常股骨头升高,其中L1型升高21.76%,L2型升高31.02%,L3型升高42.79%;(2)钽棒置入术后股骨头负重区皮质骨壳的最大Mises应力较术前下降,其中L1型下降13.38%,L2型下降8.81%,L3型下降11.45%;(3)表明当股骨头发生坏死时,因坏死骨承载应力下降,导致股骨头皮质骨壳应力集中,所以坏死较正常的最大应力大,而分型程度越高,皮质骨壳所要承载的应力集中就越大;钽棒置入后承载了一部分应力,分型程度越低,纠正越明显;(4)结果表明,钽棒置入术纠正了坏死股骨头皮质骨壳部分应力,钽棒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可以进行塌陷预防及起到支撑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作用;坏死股骨头外侧柱的完整性影响保髋疗效,可能外侧柱的存留越多,保髋疗效越好,而CJFH分型程度越高,塌陷风险越高,保髋疗效也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