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328篇
预防医学   9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探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按照统一标准,随机抽样调查102例PVS患者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PVS患者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病因、病程、性别和年龄均不是PVS预后的决定因素;脑外伤导致的PVS和年轻的PVS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病程大于9个月仍有恢复可能。结论:病因、病程、性别和年龄均不是PVS预后的决定因素;但病因和年龄在PVS的预后上显示了差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陈兰花冲剂对糖尿病足坏疽大鼠肌腱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以足部注射真菌菌液方法建立糖尿病足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陈兰花冲剂及糖脉康对大鼠足部肌腱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模型及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均成功复制。造模后,各模型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均为P<0.05),但陈兰花冲剂组与糖脉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均为P>0.05);各模型组肌腱组织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兰花组明显低于糖脉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陈兰花冲剂无明显降低血糖作用,但可明显抑制肌腱组织ICAM-1的表达,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3.
作者探讨了干细胞因子(SCF)单独及与IL3、IL6和GM-CSF结合对LT12白血病造血的体外调控效应。结果发现,SCF可直接抑制LT12细胞的CFU-L集落形成、DNA合成及增殖动力学。100ng/mlSCF导致实质性抑制效应,尽管这种抑制活性低于IL3、IL6及GM-CSF。此外,SCF可增强这三种因子的抑制活性,与IL6或GM-CSF联合应用所引起的抑制效应,要高于与IL3结合;SCF与两个以上因子合用所产生的抑制更加显著。结合作者先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在BNML大鼠白血病造血中,SCF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效应:有效地刺激正常造血又可抑制白血病造血。  相似文献   
64.
应用Seldinger法对14例中晚期直肠癌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PTAC)。经肠系膜下动脉和/或髂内动脉,选择MMC、DDP、5-FU进行三药配伍,PTAC进行1~4次。化疗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活动度增大,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中晚期直肠癌的手术切除率。化疗的大体有效率92.9%,病理组织学有效率78.58%;手术发现淋巴结转移率为21.4%,有效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5.
脑梗死中医"证"的结构方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脑梗死临床辨证诊断和证型的量化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现场调研,应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结构方程对脑梗死中医证候系统的研究。结果:在脑梗死结构方程中各因子与临床证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其共因子为风瘀证、各分因子分别为阴虚、气虚、火热、痰湿证;结构方程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脑梗死各证型之间的标本因果关系以及彼此相互兼夹、转化、演变的规律。结论:脑梗死直接的共同的病理要素是风瘀,而更深一层次的病理机制是阴虚、气虚、火热、痰湿等。表现在临床证候上,风瘀、阴虚、气虚、火热、痰湿既可合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合并出现,都必然兼夹(或存在)着风瘀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6.
闲来无事,在街上溜达,见有兜售字画的是就买了一幅,名为“莫生气”。没有作者署名有诗句如下:  相似文献   
6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主要病理改变为四肢动脉血管壁全层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致管腔内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致使供血区内组织缺血而临床出现疼痛、坏疽.中医称之脱疽,属顽疾之列.奚九一教授详辨寒热、去伪求真,全程动态地把握TAO的发病规律和病机流向;在治疗中谨守病机,变化灵活,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68.
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研究编者按: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病率文献报道约占糖尿病人的0.9~1.7%,老年急者可高达2.8~14.5%,一般综合治疗半数以上要截肢,死亡率亦较高,在欧美已成为截肢适应症之一。作者研究了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病因素,除C...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初次诊治的15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内异症分为EM相关性卵巢癌组(EAOC组)和non-EAOC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与non-EAOC组患者比较,EAOC组患者痛经、扪及包块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发生率高(P0.05),剖宫史比例高(21.62%vs 5.04%,P=0.002),并发子宫肌瘤比例高(35.14%vs 15.97%,P=0.012)。EAOC组和non-EAOC组的血清CA125水平、淋巴结转移比例、FIGO分期分布、肿瘤早期晚期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EAOC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较长(P=0.0256,P=0.0242)。结论:与non-EAOC患者比较,EAOC患者的痛经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较明显,有剖宫产史者较多,更易合并子宫肌瘤,肿瘤分期早,血清CA125水平低,侵犯淋巴结可能性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70.
新型重组IL-6 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复性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效表达的重组IL-6 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包涵体的分离、变性与复性以及纯化。方法:对表达菌体进行超声破碎、洗涤、氧化还原法变性及复性,经离子交换层析。结果:工程菌HB101/pE01T的表达产物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菌体的破碎以高渗蔗糖溶液进行预处理后,再超声破碎效果最好;包涵体的洗涤则先用Triton-X-100洗2次,再用8mol/L尿素洗涤一次效果更优;最佳变性条件为在7mol/L盐酸胍中加入0.065mmol/L的DTT和0.2mol/L的盐酸精氨酸;最佳复性奈件为在10℃复性保持24h,蛋白浓度保持在30~80μg/ml,并需加入0.2mol/L盐酸精氨酸;利用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法,当氧化型谷胱甘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比在2:1时所获得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利用强弱离子交换结合的方法能获得纯度为95%的目的蛋白,所得融合蛋白可与IL-6及PEA抗体相结合并能特异性地杀伤高表达IL-6R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论:本研究获得重组IL-6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包涵体的分离、变性与复性条件和一条能获得大量高纯度该融合蛋白的纯化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