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太溪、肾俞、合谷、廉泉,将穴位与电针仪连接。结果显示治疗后部分患者口干症状有明显改善。血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指标降低。结论:电针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好、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蒙特卡罗EGS4算法(Monte Carlo EGS4,MC EGS4)为基础,用时序性SPECT/CT检查探讨核素内照射治疗吸收剂量的计算方法.方法 用体模标定153Sm放射性浓度与SPECT图像灰度值的关系;用RMI467型CT体模标定不同组织物理密度与CT图像灰度值的关系;优化MC EGS4计算程序.以此为基础,通过时序性SPECT/CT检查和累积尿液的放射性测定,计算4例肿瘤多发骨转移患者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按体重注射24.1 MBq/kg)内照射治疗后不同靶器官的三维吸收剂量分布和病灶、骨髓、脊髓、盆腔性腺组织的吸收剂量.结果 SPECT和CT图像的灰度值分别与153Sm放射性浓度和组织物理密度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P<0.05).多发骨转移癌患者骨转移灶的153Sm-EDTMP吸收剂量分布明显不均,放射性累积中心点吸收剂量最高,边缘区域剂量降低.1例患者最高点内照射吸收剂量率为4.3×10-8 Gy·s-1,左髂骨转移灶最高吸收剂量约为5.6 Gy,病灶边缘吸收剂量为2.0 Gy.其他3例患者病灶最高点吸收剂量率分别为4.5×10-8,3.5×10-8,3.8×10-8 Gy·s-1.结论 基于MC EGS4算法,用时序性SPECT/CT可计算核素内照射治疗患者的病灶和其他靶器官吸收剂量及其三维分布.  相似文献   
3.
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冻结肩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宣氏强刺激推拿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传统诊断为肩周炎的病人。无关节功能受限或关节功能受限较轻者,采用宣氏强刺激推拿;对关节功能受限较重及推拿效果不佳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疗效满意。结论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冻结有肩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CD10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105在人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分别以CD34、CD105为指标检测28例人脑垂体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及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CD34、CD105在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即MVD分别为(36.21±19.96)、(17.61±15.51),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MVD为(48.59±16.53)、(21.92±14.83).2者的表达强度均与肿瘤的侵袭性无关(t=0.184, P>0.05,及t=0.632, P>0.05).CD105无论在非侵袭性垂体瘤或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CD34(t=1.63,P<0.05及t=4.92,P<0.01).结论 MVD与垂体瘤的侵袭性无关.作为一种新生血管内皮标记物,CD105较泛血管内皮标记物CD34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是一种更好的MVD计数指标.  相似文献   
5.
PTTG-bFGF通路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PTTG、bFGF的表达.结果 各级别肿瘤中均不同程度发现PTTG、bFGF阳性表达,二者表达强度有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的趋势(rS分别为0.8757、0.7557,P<0.01),PTTG、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520,P<0.01).结论 PTTG-bFGF通路存在于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并植骨治疗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对1996年2月~2003年11月收治的47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植骨组28例,非植骨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随访lO~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植骨组骨折愈合率为95.6%(22/23),感染率为4.3%(1/2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3个月,非植骨组则分别为62.5%(10/16),6.25%(1/16)和9.7个月。临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有害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陈旧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出院指导是医院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 ,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病人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 [1 ] 。主要是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康复的知识和技术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预防并发症 ,减少复发率。我科 1998至 1999年 5月 ,开展整体护理以来 ,对 86例肺结核病人进行正确的出院指导 ,结果 ,83例痊愈 ,占 96 .6 3% ,3例复发 ,占 3.37% ,使肺结核复发率降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6例肺结核患者 ,其中男 5 8例 ,女 2 8例 ,年龄 17~ 71岁。初发者 80例 ,初次复发和多次复发者 6例 ,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农民…  相似文献   
8.
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两方面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认为辨证施治具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在调脂的同时,还能调节机体的其他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选择在观察期间住院诊断明确,并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病人66例,其中男39例,女27例;年龄36~80岁,平均64.1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5岁,平均58.5岁。均除外其它严重合并症者。2 方法2.1 分组 随机分3组。6min(25例):每次每针捻转2min,持续捻转6min;3min组(20例):每次每针捻转1min,持续捻转3min;对照组(21例),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并试图探讨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制作脑缺血模型,运用神经功能评分及电子显微镜摄像技术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穴丛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皮质神经元突触的结构、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致密物质厚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突触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突触数目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头穴丛刺法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结构相对完整突触数目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