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周毅  王伟  李刚  姚远  杨剑文 《安徽医药》2014,18(3):483-486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合并膀胱结石的同期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膀胱穿刺取石组(30例)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气膀胱穿刺取石,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U100激光碎石组(30例)先经尿道U100激光碎石,再行TUVP.观察两组患者处理结石时间、总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出血量、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疗效.结果 与U100激光碎石组比较,膀胱穿刺取石组术在处理结石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1);在总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也具有优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8.05,均P<0.05).两组患者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结石复发、尿失禁等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经皮二氧化碳气膀胱穿刺取石术联合TUVP可对BPH合并膀胱结石同时处理,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T3a期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诊治T3a期前列腺癌患者38例,年龄48 ~ 84岁,平均71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0.000 ~99.800 μg/L,平均56.300 μg/L;Gleason评分5~9分,平均7.6分;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10.0%~ 100%,平均65.3%.治疗方案为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观察患者联合治疗的效果,并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患者术前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和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为变量,分别对生化复发、远处转移和总体生存状态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随访9~ 109个月,平均69个月.19例出现生化复发,发生时间在术后1~ 40个月,平均13.4个月.13例出现远处转移,发生时间在术后1 ~ 70个月,平均19.7个月;15例死亡,9例死因为前列腺癌复发,6例为其他死因,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52.2个月(9.0~98.5个月).总体的5年无生化复发率、无远处转移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4.1%、68.6%、82.4%及75.8%.29例患者出现1~2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8例患者出现1~2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单因素分析中,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对生化复发(x2=17.240,P=0.000)、远处转移(x2=18.641,P=0.000)及总体生存状态(x2=8.970,P =0.003)有显著影响;Gleason评分对远处转移(x2=12.484,P=0.000)和总体生存状态(x2=6.575,P=0.010)有显著影响;年龄对总体生存状态(x2=5.179,P=0.023)有显著影响.结论 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T3a期前列腺癌的可选择方案,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是影响患者生化复发、远处转移及总体生存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NPM)技术在脑干出血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NPM辅助下显微手术清除脑干血肿40例。术中动态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并且术前监测波形与术中实时监测以及术后连续监测波形进行对照。结果40例病人中,GCS评分为5分的16例患者有6例术后第2天即恢复部分意识。术后死亡15例。存活的25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3年,生活能自理4例,部分自理11例,意识清醒但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结论对于脑干出血患者,NPM可判断术前脑干功能术中,可为手术者提供准确信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脑干和颅神经功能的损伤,术后监测可预后患者转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 (简称肺炎心衰 )患儿血清脂蛋白 (a) [Lp(a) ]和D 二聚体 (D D)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肺炎心衰、普通肺炎患儿、健康儿童 (对照组 )血清Lp(a)和D D浓度。结果 :肺炎心衰、普通肺炎患儿血清Lp(a)逐渐下降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肺炎心衰组血D D较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增高 ,而后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肺炎心衰组治疗后血D D和Lp(a)均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肺炎心衰患儿血清Lp(a)与血浆D D呈正相关。 结论 :支气管肺炎及肺炎心衰婴幼儿血清Lp(a)增高可能参与病理生理的过程 ,血Lp(a)和血浆D D水平可作为肺炎心衰病情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蚊虫种群动态变化、时间分布及成蚊叮刺指数状况。方法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2012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共194d捕获成蚊1666只,包括3属5种,其中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71.1%和27.7%;成蚊日波动幅度较大,高峰期集中在7-9月,最高达到52只/d;成蚊种群的旬分布趋势显示,淡色库蚊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其密度在5-6月显著高于白纹伊蚊(均P〈O.05);白纹伊蚊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7-9月期间,白纹伊蚊密度均显著高于淡色库蚊,属最优势蚊种。结论针对中心城区蚊虫侵害度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d成蚊监测尚属首次报道,研究提示蚊虫的常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仍应针对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两种优势蚊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此外研究提示,上海市中心城区适宜越冬蚊生存场所较多的现象可能导致次年淡色库蚊高峰期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56.
姚远  王伟  周毅 《中国医药科学》2014,(19):65-66,69
目的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特拉唑嗪与坦洛新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服药前后的头痛、胃肠道不适、胸闷心慌、皮疹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均有改善,坦洛新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坦洛新作为高选择性α1Α受体阻断剂,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lβ(IL-l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牙周膜细胞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牙周韧带细胞(HPDLC),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利用牙周改建中高表达因子TNF-α和IL-1β刺激HPDLC后,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IF mRNA的表达。结果:IL-1β在浓度为0.1 ng/mL和5 ng/mL时,均显著促进LIF的分泌(P <0.01)。TNF-α在浓度为10 ng/mL时,明显促进LIF的分泌(P <0.05)。结论:牙周改建中高表达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可促进牙周膜细胞中LI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8.
周毅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130-131,133
目的探讨VEGF、E-cadherin、MMP-9、血浆EB病毒游离DNA对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0例,检测VEGF、E-cadherin、MMP-9、血浆EB病毒游离DNA,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E-cadherin、VEGF、MMP-9的表达会对鼻咽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P<0.05);EBV-DNA水平在远处转移组中最高,其次为局部复发组,而无瘤生存组最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E-cadherin、MMP-9、血浆EB病毒游离DNA在鼻咽癌患者预后检测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构建含MDR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检测其在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中的活性表达。方法:PCR克隆人MDRl基因启动子片段,通过亚克隆将启动子分别插入到pMD18-T载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Enhancer载体中,建立含MDR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MDR1,并经测序及酶切确定扩增序列;脂质体基因转染法将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SGC7901-PrP,并测定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PCR克隆出MDR1启动子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的荧光素酶活性,较转染入pcDNA3.1空载体细胞系相比升高3~5倍。结论:成功构建含MDRl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上调朊蛋白表达可激活MDR1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胃肠道恶性肿瘤的4种主要Cyclins的表达规律,以此为依据对恶性肿瘤进行分型,并结合肿瘤标本中MDR1(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肿瘤TNM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新鲜手术获取的肿瘤标本的CyclinD1,E,A,B1及与MDR1表达情况,再记录术后病理报告进行TNM分期。结果:根据4种主要Cyclins的表达情况对恶性消化道肿瘤分为Ⅰ~Ⅳ型cyclin非时相性表达类型,此Ⅰ~Ⅳ型细胞周期类型与TNM分期有一致性(Kappa值为0.599,P〈0.01),Ⅰ~Ⅳ型细胞周期类型中MDR1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Spearman相关系数0.495,P〈0.01)。结论:根据4种主要Cyclins(Cyclin D1,E,A,B1)的表达情况对胃肠肿瘤进行的分型具有与TNM分期相同的意义,可以说是对“分子分期”的一种探索。在消化道肿瘤中,MDR1与肿瘤细胞周期破坏类型有关,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