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10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JWA对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恶性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JWA高表达HBE细胞株,用MNNG诱导HBE细胞恶性转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NNG诱导后细胞生长状况,用软琼脂集落试验检测细胞非锚着依赖生长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经MNNG处理的正常HBE细胞恶性转化后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高表达JWA的HBE细胞和未经MNNG处理的HBE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NNG处理的JWA高表达的HBE细胞和未用MNNG处理的HBE细胞的克隆形成率(8.06%和10.14%)明显低于MNNG处理的恶性转化的HBE细胞(2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NNG诱导正常的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P53蛋白逐渐增加;而在JWA高表达HBE细胞,经MNNG处理后,P53蛋白早期(第1~2代)有一过性的表达增高,此后,随着传代数增加,P53表达则逐渐下降,细胞最终未显示恶性转化表型特征.结论 JWA可能通过P53蛋白表达调节MNNG诱导HBE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2.
神阙禁针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3.
牛磺酸对甲氯化碳所致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伟  周炯亮 《毒理学杂志》1995,9(4):231-233,241
用两种动物模型探讨了Tau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结果表明,用550mg/kgCCl4两次染毒导致大鼠肝脏中GSH、P-SH和MDA含量的显著增加;血清中ALT、GCA水平明显升高。在Tau保护组,这些指标的含量均有较明显下降。在模型Ⅱ中,先用Tau保护一周,然后再用CCl4染毒,给予或不再给予Tau保护。结果表明Tau对肝脏保护作用更加显著。实验结果提示:CCl4引起了明显  相似文献   
44.
用益灵霜进行动物的皮肤毒性试验,其结果证明:用三个剂量(4,7.6和17mg/cm~2)涂擦大鼠皮肤10天,未引起皮肤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用13g/kg的剂量给大鼠灌胃,未出现中毒症状和致死作用,属于无毒的化合物;给白兔皮肤斑贴0.5g益灵霜,未引起皮肤刺激性反应;经白豚鼠的开放式皮肤吸收致敏试验,未出现过敏。  相似文献   
45.
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即时镇痛效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电针与药物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3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电针太阳穴和口服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强度评分、头痛缓解度和缓解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针刺或服药1次后,头痛强度的VAS评分呈动态降低趋势,治疗组治疗后3~4小时头痛强度评分达最低值,且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388.6±430.1)分钟和(163.3±182.3)分钟,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缓解率分别为80.1%、76.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具有肯定的即时镇痛效应,其在效应的维持上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ICU病房2000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者,分为A组(SIRS合并MODS患者)、B组(单纯SIRS患者)、C组(非SIRS患者)3组,采集各组患者早期(24h内)血小板数,并作统计学分析。同时根据患者预后,将SIRS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对该两组血小板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C组比较,患者血小板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比较,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血小板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小板数减少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血小板数越低,预后越差;早期(24h内)检测危重病患者血小板数有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7.
少商穴点刺出血治疗咽喉肿痛88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7月~1996年5月,前瞻性地采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出血治疗咽喉肿痛,现小结于次。1临床资料累积88例。男51例,女27例;年龄3~24岁;病程1~5天;中医辨证:风热犯肺63例,肺胃热盛25例;西医诊断:急性咽炎39例,急性扁桃体炎4...  相似文献   
48.
为了进一步研究rhTGF-β1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机理,应用光镜、电镜观察rhTGF-β1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经rhTGF-β110ng/ml作用96小时后,SMMC-7721细胞出现曲型的凋亡形态。相差显微镜下表现为细胞变圆、体积缩小;HE染色可见核固缩;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多为核亮染呈致密斑块;电镜下可见由膜包裹内容物的凋亡小体。结果证实:rhTGF-β1具有诱发肝癌人细胞SMMC-7721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内经》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周建伟教授认为中风偏瘫亦有虚实之分,故治疗时遵循辨证求因、审证论治的原则,将头皮针疗法与徐疾补泻法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头皮针徐疾补泻法”治疗中风偏瘫。本文就理论依据、操作方法、经典案例三个层面介绍周教授使用“头皮针徐疾补泻法”治疗中风偏瘫经验,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