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Toll样受体在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调节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同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重要桥梁.TLRs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复杂,以其特异的模式识别方式和相互调节的网络反应参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8号染色体短臂(8p22)的杂合性缺失(LOH)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技术,检测8p22上D8S511和D8S258位点的LOH。结果22例慢性期和8例加速期CML病人在8p22D8S511和D8S258位点均未发生LOH。4例急变期CML病人在D8S511位点上均未检出LOH,仅1例在D8S258位点发生LOH。5例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生LOH。结论8p22上D8S511位点的LOH与CML各期的发生和演变无关;D8S258位点的LOH与CML慢性期和加速期的发生和演变无关,但可能与CML急变有关。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研究一种纳米金快速增强金标免疫层析实验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方法 以尿HCG金标免疫层析实验为基础,以改性溶液做预处理,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颗粒,提高金标免疫层析实验灵敏度.结果 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颗粒作为增敏试剂,提高胶体金早早孕测试纸检测尿HCG的灵敏度,增敏后HCG检测下限达0.5 mIU/ml,比试纸条说明书标注的下限25 mIU/ml减小50倍,在15~20 min可以完成,实验结果快速、稳定、可靠.结论 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颗粒可快速提高金标免疫层析试验的灵敏度,结果准确可靠,有望为适时、快速的现场检测方法提供更高灵敏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对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必要性及具体方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本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集2 74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应用Uu和M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检测试剂盒进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分析Uu及Mh感染率,统计Uu及Mh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 2 74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支原体菌株1 088株,其中Uu 956株、Mh 132株;共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982例(35.8%),女性支原体感染率(49.9%)高于男性(17.6%)(P0.05),Uu感染率(31.0%)高于Mh感染率(0.9%)、Uu+Mh感染率(3.9%)(P0.05);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Uu及Mh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85%,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敏感度较高的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等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影响因素,并对血小板配型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输注机采血小板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使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抗体阳性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以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值)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血型、血小板输注次数、疾病种类、血小板抗体与PTR的关系,分析血小板配型疗效及其与疾病种类、抗体类型的关系。结果 114例患者输注血小板310例次,女性、血小板输注次数大于6次以上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抗体阳性患者的输注无效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抗体阳性患者输注配型血小板的输注无效率为35.1%,较随机输注的无效率要低(P0.05)。配型疗效与疾病种类、抗体类型未见明显相关。结论性别、血小板输注次数、疾病种类、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具有一定的影响,输注配型血小板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近三年来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临床分布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并分析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193株奇异变形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结果 ,运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主要分布在尿液(39.90%)和痰(11.40%)中,以及脓液(5.18%)、血液(1.5%)、胆汁(0.52%)和其他(40.93%,如伤口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导管等)。2011-2013年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s确证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30%、22.97%、28.95%,对奇异变形杆菌ESBLs阳性株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及其耐药率分别为:美罗培南(0.0%),亚胺培南(0.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0.0%),头孢哌酮/舒巴坦(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0%),头孢西丁(7.5%),丁胺卡那(15.0%)。结论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较高,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监控,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情况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顺铂是否能诱导HepG2.0细胞凋亡及探讨其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别用黄芩苷、顺铂及黄芩苷联合顺铂干预HepG2.0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HepG2.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0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药物组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各药物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各药物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c-myc和Caspase-3表达升高。结论黄芩苷、顺铂及黄芩苷联合顺铂均能诱导HepG2.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c-myc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一种纳米金增强心肌肌钙蛋白I(cTnI)金标免疫层析试验灵敏度的试验方法。方法以血清cTnI金标免疫层析试验为基础,以改性溶液做预处理,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颗粒,使金标抗原抗体反应复合物的颗粒增大,金标处颜色加深,显色信号增强,提高检测灵敏度,并以此做批内和日间重复性检测。结果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增敏cTnI金标免疫层析试验,较增敏前检测灵敏度提高16倍,在10~15 min内可完成,批内和日间重复性较好,试验结果快速、稳定、可靠。结论盐酸羟胺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颗粒在一定改性溶液环境下,对人血清cTnI金标免疫层析试验有一定增敏效果,重复性较好,结果稳定可靠,可为适时、快速、灵敏的现场检测方法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