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效淑莲  吴建伟  曲耀东 《中国骨伤》2013,26(11):966-968
膝关节外伤性脱位临床罕见。笔者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2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Iowa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n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103例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71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 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Harris和Johner-Wruhs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69例,良28例,中6例,总体满意率94%。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组织块再植术后使用罂粟碱的效果。方法 60例离断小组织块病例,再植手术后直接使用罂粟碱于组织块上,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1年,60例小组织块再植全部成活,痛觉、温度觉恢复良好。结论小组织块再植术后直接使用罂粟碱于组织块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CT在探查腹膜转移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查腹膜转移瘤的价值。方法:39例有腹部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史患者行PET/CT首次和延迟扫描,在PET/CT图像上记录病灶大小、分布,结果与常规CT比较。测量62个病灶和对照组32例腹部无病变患者的肠管SUVmax。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随访作出最后诊断。结果:最终确认39例中31例腹膜转移瘤,病灶均为结节状或沿腹膜条片状分布,多位于肝脏周围和盆腔腹膜,其他部位腹膜少见。PET/CT漏诊的4个病灶主要位于肝脏周围,1例因化疗不久病灶FDG低摄取而漏诊,因此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1%。CT仅检出12例转移瘤。转移瘤SU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管SUVmax(P=0.0000)。结论:18F-FDG PET/CT能够较CT更早、更多地检出腹膜转移瘤,病灶体积小、位于基础摄取较高的肝脏周围是漏诊主要原因,而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和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硬化症7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皮肤、肌肉、关节及内脏,特别是肺、消化系统、心脏、肾等组织,病因不明。临床主要分为肢端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本文通过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蝇蛆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覃容贵  傅平  吴建伟  国果 《中药材》2007,30(6):635-637
目的:探讨蝇蛆蛋白粉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正常及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通过血清溶血素含量检测及碳粒廓清指数测定考察蝇蛆蛋白粉对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蝇蛆蛋白粉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对吞噬指数(α)无影响;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HC50无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其α值。结论:蝇蛆蛋白粉可有效地增强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对Cy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女,44岁。因不规则发热伴轻度咳嗽2个月,当地医院胸部CT示:两下肺纹理增多,多发性片状、小结节状病灶性质未明,腹部CT示:肝脾大,均见多发性小结节状低密度影,性质不明,疑为恶性淋巴瘤转入本院治疗。查体:体温39℃,血压135/80 mmHg。精神萎靡,贫血貌。心律齐,肺无啰音,肝脾肋下可触及,全身未触及大的浅表淋巴结。血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4,血红蛋白70 g/L。肝酶正常,白蛋白29·7 g/L,尿素7·1 mmol/L,肌酐164μmol/L,红细胞沉降率116 mm/h,C反应蛋白(CRP)128 mg/L。免疫学指标阴性。肝病源学指标阴性。肿瘤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试阶段性康复干预方案在缓解TKR术后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主体功能方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估测量身体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6例受试者,被随机分进对照组和康复干预组。对照组(n=22)接受关节置换术后临床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康复干预组(n=24)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同时,将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接受每天1次(第1阶段)或每周3次(第2、3阶段),为期12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干预方案"。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接受全身状态、疼痛及膝关节相关功能评估。结果:在干预组,患者在术后第4—12周,下肢功能逐步得到显著改善,减轻疼痛表现为WOMAC、VAS、肌力、主被动ROM、患肢维度、BBS、FAC、FIM评分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恢复速度更快、幅度更大。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与病程、BMI、WOMA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伸膝肌力、主动ROM、BBS、FIM、FA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12周的分阶段TKR术后康复方案,对改善TKR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其训练计划是安全可行的。疼痛控制是康复干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家蝇抗菌肽对细菌感染小鼠外周血多项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腹腔注射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的干预作用下,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外周血细胞过氧化物酶及多项血液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抗菌肽干预3个组,并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72 h取样分析;外周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采用四甲基联苯胺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细胞分类情况。结果在各检测指标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实验处理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感染72 h抗菌肽干预组白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抗菌肽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各检测时间点白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72 h抗菌肽干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及其余指标在处理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注射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