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371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53篇
  3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科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组(观察组)与非分娩镇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第1产程潜伏期、第1产程活跃期、第2产程和第3产程时间以及产程活跃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疼痛分级方面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1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及第2,3产程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可以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2.
1994年10月至1995年4月,我院有50例初产妇经阴分娩行会阴侧切术(包括阴道助产)。年龄24~40岁,孕次1~3次。会阴侧切指征为:①会阴水肿,会阴发育不良。②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③阴道助产。④宫缩乏力,孕妇有合并症。会阴侧切口出血量收集:按每块纱布  相似文献   
33.
来存环  彭敏  方芹 《山东医药》2004,44(17):10-10
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分娩巨大胎儿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验证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survivin)在膀胱肿瘤细胞的表达并揭示其与膀胱肿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验证3种物质在膀胱肿瘤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膀胱肿瘤STAT3表达阳性组的病理分级较高(大部分位于Ⅱ级以上)、5年生存率较低(31.1%),同时均有VEGF、Survivin的异常表达。结论STAT3在膀胱肿瘤异常表达时会导致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预后更差,且有可能是通过其下游的VEGF、Survivin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合成1-甲基-3-甲酰基吲哚-2-甲酸甲酯。方法以吲哚-2-甲酸和甲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甲基化和Vilsmeier-haack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90.3%。结果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易于纯化的特点,为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质谱联用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该工艺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系统性评价新型材料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首次穿刺时间对其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 Line、Cochran Library(2017年第7期)、Embase和CNKI数据库,查找有关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术后首次穿刺时间与内瘘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17年7月20日。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填写制订好的数据提取表。主要的结局指标是初始通畅率(primary patency,PP)和累积通畅率(secondary patency,SP);次要的结局指标是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栓、血清肿、感染、假性动脉瘤、盗血综合征。结果本系统评价共纳入20个队列研究,合计1230例AVG。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根据人造血管材料的不同主要有Flixene~(TM)、Vectra~(TM)、Acuseal~(TM)和Avflo~(TM)共4类,这些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均为"即穿型",即支持术后3天左右的安全穿刺,并且内瘘的通畅率和并发症与传统材料即可拉伸型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 PTFE)AVG相比无显著差别。在AVG术后并发症方面,Acuseal~(TM)AVG的血栓形成风险有降低趋势,而Avflo~(TM)AVG的感染发生风险有降低的趋势,这些均与它们独特设计结构可能有关。结论新型材料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可于术后3天内早期穿刺使用,早穿刺对其初始通畅率、累积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比研究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医疗技术,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框架。方法调研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数字化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字化医疗涉及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国卫生政策的国家级数字化医疗工程项目,并开展了技术支撑研究。结论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缺乏顶层统筹设计,技术支撑滞后,需要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报道100例正常成年人、正常老年人、老年高血压病人以及应用硝苯吡啶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对上述对象作组间对比分析,探索不同年龄期、增龄(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高血压病以及硝苯吡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明显的,硝苯吡啶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9.
潘钢  徐骁诚  张煜  彭友  张卧  丁金旺  罗定存 《浙江医学》2015,37(4):287-290,310
目的 研究多梳基因Bmi-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 法和RT-PCR 法检测30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30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及30 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多梳基因Bmi-1 及其mRN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mi-1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Bmi-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3.3%,与结节性甲状腺肿(36.7%)及与正常组织(16.7%)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 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mi-1 表达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mi-1mRNA 表达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 阳性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望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模拟肽D-4F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清道夫受体A1(scavenger receptor A1,SR-A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D-4F(12.5、25和50 mg/L)、紊乱模拟肽sD-4F(50 mmol/L)处理1 h或者5 mmol/L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抑制剂 4-苯丁酸处理30 min后,再加入ox-LDL (100 mg/L)继续培养12 h。另外培养巨噬细胞给予50 mg/L D-4F 或sD-4F 处理1 h,再加入2 mg/L ERS诱导剂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R-A1和ERS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DiI-ox-LDL摄取情况。结果:D-4F明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和细胞内的胆固醇蓄积。ox-LDL可显著上调SR-A1和GRP78表达,而D-4F对上述变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D-4F显著抑制TM所诱导的SR-A1和GRP78蛋白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结论: D-4F可通过抑制SR-A1 表达减轻ox-LDL所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RP78介导的ERS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