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自噬失调对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 DPC)早衰的影响。方法 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 RPM)处理DPC 24 h后再用自噬抑制剂U0126处理细胞24 h,采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分析自噬小体数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比值变化。U0126处理DPC 24 h后采用细胞迁移实验和SA-β-gal实验检测DPC迁移率和衰老阳性率;Western blot和qPCR分析衰老相关蛋白p16、生物活性因子C-myc、Survivin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活性氧、DNA损伤程度及影响毛囊生长周期的因子IGF-1、TGF-β1、TGF-β2水平。结果 RPM显著提高了DPC自噬小体数和LC3-Ⅱ/Ⅰ比值,而U0126显著降低了DPC自噬小体数和LC3-Ⅱ/Ⅰ比值(P<0.05)。此外,U0126处理的DPC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衰老阳性率显著增加以及生物活性因子C-myc、Survivin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ELISA的检测结果表明U0126显著提高DPC内活性氧水平、DNA损伤程度和分泌TGF...  相似文献   
12.
来稿简报     
报道43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PM)的死亡因素分析。经治疗43例中死亡7例。其中年龄<1岁28例,死亡6例,年龄>1岁15例中死亡1例;有抽搐19例中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局部切降术治疗的23例壶腹部肿瘤患者,男18例,女5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观察研究.结果:壶腹部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消瘦和上腹不适.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纤维十二指肠镜、CT、ERCP.无手术死亡,术中平均失血80ml(50~150ml),平均手术时间100min(60~150min),共发生并发症6例(26.1%),3例患者肿瘤复发,1例死亡,1例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带瘤生存,其余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存活1年以上21例,存活2年18例,5例生存5年.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和高危患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因解剖位置深在和特殊,该病不仅不易早期发现,且手术治疗也比较棘手。1996年4月至2001年4月,本院共收治该病患者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肉瘤1例、良性肿瘤4例。手术切除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方法 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按72h内手术和72h后手术分为两组,比较手术效果。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72h后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平均住院14.2d,与72h内手术患者比较,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延长,但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别。手术方式首选胆囊切除术,患者恢复比胆囊大部切除的患者满意。结论 对于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积极手术治疗,不应局限于72h的人为时限,对超过72h的患者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切除胆囊安全可行,且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吴泰璜  卢俊  吴亚光 《山东医药》2002,42(16):64-64
病历摘要患者女 ,40岁 ,因间歇性血便 7个月、加重伴左上腹疼痛4天 ,于 2 0 0 1年 7月 6日急症入院。 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 ,呈红色 ,量稍多 ,伴左上腹疼痛。无鼻衄、牙龈出血 ,无呕血。入院前行钡灌肠检查示结肠脾曲溃疡穿孔。既往无肝炎 ,结核史。查体 :T37 4℃ ,P82次 /分 ,R2 0次 /分 ,Bp1 5/ 9kPa。贫血貌 ,无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 ,软 ,左上腹有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稍亢强。实验室检查 :血RBC2 2 0× 1 0 1 2 /L ,Hgb40g/L。粪便为红色。肝功能及血生化检查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患者男 ,6 0岁 ,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5天入院。患者 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 ,约 6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呈持续性痛 ,阵发性加重 ,伴发热 ,最高体温达 39℃。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腹痛未改善 ,体温 38℃左右 ,B超、CT检查示右腹膜后、回盲部实性占位 ,遂转入本院。询问病史得知患者 2 0天前行左斜疝修补术 ,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 :T38.4℃ ,P88次 /min,R2 2次 /min,BP12 0 /80 m m Hg。左侧腹股沟部斜切口甲级愈合。右侧腹部饱满 ,未及明显包块 ,腹肌不紧 ,右下腹压痛 ,反跳痛 (+) ,肝脾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高压氧联合叶酸口服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叶酸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 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应用高压氧及叶 酸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组织 (PCHT)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HCC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 ,观察一氧化氮 (NO)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标本 :随机取我院 1996~ 1999年手术切除的肝脏标本共 5 0例 ,HBsAg均为阳性患者 ,术后病理证实均为HCC ,其中 3 0例有PCHT。取肝破裂伤患者肝组织 8例为正常对照。将HCC标本按Ed mondson’s标准分级。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ABC法操作。同时设置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催化产生的NO与肿瘤的关系正成为研究热点 ,肿瘤的发生发展则与凋亡关系密切。本研究以iNOS间接反映NO在体内的生成情况 ,对NO与肝细胞肝癌中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HCC标本均随机取自本院 1996~ 1999年手术切除的肝脏标本 ,共 5 0例 ,均为HBsAg阳性病人 ,术后病理证实均为HCC ,其中 3 0例有PCHT。男 4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为 5 4岁。 (2 )实验步骤 :iNOS组织免疫组化 :按常规石蜡切片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操作 (单克隆抗体由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