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细胞核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是一种作用广泛的转录因子,在高等生物受外界免疫、应力和炎症等刺激后发生的细胞早期反应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炎症反应、生长调控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在眼科有关疾病中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的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血浆中胆固醇(CH)水平增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新一代的他汀类药物以高效、低毒的优点已成为降血脂,防治冠心病中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4.
应用鲎试验对191例慢性肝病病人血和/或腹水中内毒素进行检测,复现腹水和血中内毒素升高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腹水内毒素升高较血更为明显.另外,肝病病情与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亦呈明显正相关.病情愈重,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愈高。它们依次为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在肝硬化失代偿中又合并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者尤多。因此我们认为尝试验是检测各类慢性肝病合并内毒素血症的灵敏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5.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老年性颅脑损伤占神经外科各年龄组颅脑损伤的10%~15%。我院从1994年2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颅脑损伤70例。加强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为60~80岁,平均70岁,其中男性45例...  相似文献   
66.
患者32岁。因停经2^ 月,下腹痛2天,于2005年3月24日急诊入院。患者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G2-P1L1,末次月经2005年1月5日。入院前2天,无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未治疗。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BP120/80mmHg,痛苦貌,心肺无异常,下腹压痛,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女]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子宫压痛,  相似文献   
67.
吕晓霞  沈惠芬  沈慧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72-34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初次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患者进行治疗全程跟踪随访的方法,在155例新诊断癫痫患者给予合理单药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随访末期复发、治疗失败以及“6个月无发作”、“1年无发作”患者的比例,并运用Cox单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治疗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治疗失败时间,以评估护理干预在新诊断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护理干预较对照组能够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以及提高“1年无发作”率(均P≤0.05),并推迟治疗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治疗失败时间(HR=0.543,95%CI:0.353 ~ 0.837;HR=0.483,95% CI:0.245 ~ 0.952).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新诊断癫痫患者提高初次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早期控制癫痫发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无菌手术切口的不同换药时间间隔的研究,探索佛山市在全年最潮湿季节里切口最佳的换药时间间隔,为今后的临床换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我科在2~4月将172例下肢Ⅰ类切口住院病人分为三组,每组病人病情无明显差异,第一组58例每天换药一次,第二组57例每2天换药一次,第三组病人57例每3天换药一次,三组病人均于术后第11天拆线,并对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换药费用、病人换药时疼痛反应程度、病人伤口皮肤瘙痒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三组病人的对比分析认为潮湿季节切口换药每2天一次最为合适。结论每2天换药一次既可以节约费用、解决皮肤瘙痒甚至切口表面细菌繁殖问题,又解决了换药过于频繁引起病人的疼痛不适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方法,以及对提高神经内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过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并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目的检测人眼翼状胬肉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col Ⅲ)及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表达。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5例翼状胬肉组织及8例正常球结膜组织中MMP-3、LN、col Ⅲ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情况,用Masson及VG染色法检测各标本中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的分布情况。结果HE染色:翼状胬肉组织上皮下基质中存在结缔组织的增生和血管形成;基质浅层存在一无定形物质透明区及粗糙的颗粒样嗜酸性物质,在翼状胬肉体部深层基质中存在粗糙的纤维组织;正常球结膜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基质为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其间可见成纤维细胞,散在少量中性粒细胞、毛细血管;Masson染色:翼状胬肉浅层基质中存在致密的胶原纤维染色,深层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存在变性样改变;VG染色:翼状胬肉组织深层基质中存在大量变性的胶原纤维,其间夹杂黑色的弹性纤维;免疫组化染色法:MMP-3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呈强表达,成纤维细胞中呈中等强度表达,血管内皮细胞中未见表达;LN在血管壁中呈强表达,在上皮细胞基底膜中呈中等强度表达,在整个基质中未见明显表达;col Ⅲ在整个翼状胬肉基质中呈强表达。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ECM的成分较正常球结膜发生改变,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变性、胶原纤维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col Ⅲ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增加,LN及胶原纤维可能对翼状胬肉中血管形成、细胞粘附和迁移及ECM重建起作用;MMP-3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增加,其对ECM成分的降解作用可能有助于翼状胬肉的形成和向角膜中央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