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痛在恶性肿瘤并胸痛患者中的鉴别诊断及危险度分层处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96例(门诊急诊230例,住院266例)在门诊急诊和住院治疗期间,出现胸痛爆发或原有胸痛加重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心肌酶学和(或)影像学检查等鉴别诊断,符合合并心源性胸痛的患者52例入组观察,在癌症三阶梯止痛的基础上,按心源性胸痛危险度分层诊疗处理,并作临床分析比较。结果:596例恶性肿瘤胸痛患者中,爆发性胸痛或加重者有52例(8.72%)合并心源性胸痛,发生比例为:门诊急诊230例恶性肿瘤胸痛患者并中心源性胸痛32例(13.91%),高于住院患者266例中并发心源性胸痛20例(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该部分患者按心源性胸痛危险度分层进行诊疗处理,疼痛明显缓解49例(94.23%)。结论:在恶性肿瘤并胸痛患者中,进行心源性胸痛的诊断鉴别,且该部分患者按心源性胸痛危险度分层诊疗处理,其疗效好,且能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42.
吕博文  杨相泽  孙鹏燕  于丽 《眼科》2002,11(4):220-220
1 病例简介患者女 ,40岁 ,农民 ,因“被锄把撞伤左眼 3小时”于2 0 0 2年 2月 10日以角膜破裂伤收入院。全身检查 :一般情况好 ,神志清。眼部检查 :视力右 1 0、左手动 /眼前。右眼前后节无异常 ,左眼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缘内 1mm ,9~ 12点全层角膜裂伤 ,Ⅳ度前房积血 ,瞳孔虹膜等结构看不清。局麻下行伤口探查 ,缝合角膜伤口、冲洗净前房积血发现整个虹膜全部缺失 ,显露睫状突 ,晶状体轻度混浊。术后给予激素、抗生素等治疗 ,眼底镜及眼B超检查可见除玻璃体少许出血外眼底无异常。 1个月后晶状体全部混浊 ,局麻下行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在呼吸骤停患者复苏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各种因素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100例,喉罩通气组(L组)50例,气管内插管组(T组)50例,监测其插管前、插管后5、15 min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难度。结果2组插管前Sa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及15 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插管所需时间、L组插管难度明显低于T组(P〈0.01);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可提高复苏早期的SaO2,具有操作快捷,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CPR)中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对院前因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8例根据CPR时先行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两组,院前CPR时先行紧急气管插管(A组,n=40);院前CPR时先行肓探置人喉罩(B组,n=8).结果:A组现场发现不同程度气道阻塞31例,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8例;B组现场先行盲探置入喉罩,但通气不良,均改行紧急气管插管,发现8例均有不同程度气道阻塞,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例;A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中,紧急气管插管仍是无可替代的建立人工气道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5.
385例院前心肺复苏成败的原因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院前死亡病因及现场复苏成败的原因,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复苏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区急救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2月385例院前心肺复苏病例资料。结果:本组385例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疾病、外科创伤、脑血管疾病、不明原因为前4位;全部病例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均未开展心肺复苏((CPR),其中有最初目击者155例(40.3%);急救中心接到呼救并派出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间期在复苏有效组与无效组中分别为8.32min和10.23 min;所有病例经现场复苏无效死亡360例(93.5%),现场复苏有效25例(6.5%),复苏成功1例(0.26%);由急救人员行除颤、气管内插管(或喉罩插管)现场复苏有效率分别为21.2%和33.3%,而未行除颤、气管内插管(或喉罩插管)现场复苏有效率分别为2.3%和0.6%,两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识别高危人群,在人群中普及以CPR为主的初级救护知识,由最初目击者及早开展CPR,尽可能缩短呼救-到达现场间期,早期除颤及气管内插管(或喉罩插管),可提高院前急救复苏有效率。  相似文献   
46.
青少年调节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的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调节麻痹前后电脑验光的自身对照研究山东省立医院眼科王利华,刘丽萍,泮秀华,马锡卓,陈晓敏山东省滨州地区人民医院眼科吕博文山东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室隗开旭近年来自动电脑验光仪已在国内验光检查中较广泛的应用,关于其可靠性亦有研究报告卜习。为了...  相似文献   
47.
<正>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外科治疗在选择手术时机方面虽仍有较多争议[1,2],但迄今,急性胰腺炎出现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或胰周脓肿形成仍是公认的手术适应证之一[3],清除冲洗和引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开腹引流、经腹腔镜前入路引流、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等方式存在患者创伤大、诱发或加重感染、引流效果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