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 对比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紫杉醇壳聚糖缓释膜的药物缓释特性.方法 不同方法制备PTX-Suc-HECTS缓释膜和P-PTX-SRM缓释膜, 采用FTIR表征检测PTX载入壳聚糖缓释膜情况;多因素正交实验测量2种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测量出PTX的标准曲线;2种膜的不同交联度的体外PTX缓释率;根据PTX的标准曲线测量及比较2种缓释膜的药物体外释放率.结果PTX可以载入壳聚糖缓释膜中;PTX-Suc-HECTS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是250 mg Suc-HECTS、1 mg/m L EDC·HCl与DMAP水溶液、交联时间为1 h、交联比例为1∶100, P-PTX-SRM缓释膜平衡溶胀度最佳因素是1%稀醋酸浓度、交联时间为1 h、交联比例为1∶100;2种膜片体外缓释中均有突释和缓释2部分, 其中PTX-Suc-HECTS突释率较P-PTX-SRM低 (P<0.05) , 两者缓释部分均平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交联比例越高, 48 h内突释阶段药物释放越少, 缓释阶段单位时间药物释放越多.结论 PTX-Suc-HECTS和P-PTX-SRM 2种缓释膜均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P-PTX-SRM膜片制备过程简单, 制备时间大大缩短, 节省实验时间, 优先选择此方法制备壳聚糖缓释膜.  相似文献   
22.
背景: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骨痂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明显降低,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目的:观察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成骨细胞增殖和骨钙素表达,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9/12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40只SD雄性大鼠,30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诱导为糖尿病大鼠后,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模型对照组,10只为正常对照大鼠,腹腔内沣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方法:4组大鼠右胫骨上段骨折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30 μg/kg,胰岛素组用胰岛素治疗,6-8 U,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末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伤后第1,2,4,6周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光镜下观察骨痂内成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血清骨钙素表达.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X射线片显示骨痂生成量多,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光镜观察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清骨钙素均呈上升趋势,在第2周达到峰值,第4周下降,至第6周进一步下降.模型对照组骨钙素升高幅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低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胰岛素组、正常对照组的骨钙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可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胰岛素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3.
抗生素过度使用而导致的耐药菌广泛分布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医疗问题,开发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已迫在眉睫,而噬菌体疗法因其高效的杀菌能力及高度的宿主专一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噬菌体疗法可望从根本上替代抗生素。综述了口腔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基于VKORC1-1639 G/ACYP2C93*的基因多态性初步探讨华法林的使用剂量。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2月进行华法林用药指导相关基因检测的100例患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身高、体质量等)。采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检测VKORC1-1639 G/A,CYP2C93*的基因型分布,并结合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根据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IWPC)公式计算患者华法林理论剂量。结果 VKORC1-1639 G/A AA、AG、GG基因型实际频率分别为84%,15%,1%;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91.5%,8.5%。CYP2C9 3* AA型、AC型、CC型实际频数分别为91%,9%,0%;等位基因A,C频率分别为95.5%,4.5%。不同VKORC1-1639 G/A、CYP2C93*基因型华法林理论用量不同,VKORC1-1639 G/A AA型并CYP2C93* AA型和VKORC1-1639 G/A AG型并CYP2C93* AA型患者华法林剂量均高于VKORC1-1639 G/A AA型并CYP2C93* AC型患者;VKORC1-1639 G/A AG型并CYP2C93* AA型患者华法林用量高于VKORC1-1639 G/A AA型并CYP2C93* AA型患者,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代谢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为VKORC1-1639 G/A AA及CYP2C93* AA型占多数,表明VKORC1-1639 G/A基因突变率高,CYP2C93*基因突变率较低,且两者多态性影响个体间华法林的理论剂量。  相似文献   
25.
牙列重度磨耗是一种丧失了生理性正中颌位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磨耗、酸蚀、外伤、不良习惯等,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咬合重建是一种咬合改良的方法,指用修复的方法对牙列的整体颌位关系和咬合接触进行改造和重新建立,其中暂时性垫在修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牙列重度磨耗的危害、暂时性垫在修复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修复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在颌面部,由肿瘤、创伤、先天或后天性的急性引起的组织缺损使患者的容貌、正常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伤害,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来恢复这些缺损的组织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口腔组织再生技术十分重视。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由于其具有向其他细胞分化的潜力,最常被应用于再生医学。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基于BMSCs的生物支架材料,利用其卓越的性能以满足口腔颌面组织工程的需求。综述BMSCs在口腔医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常见的一类多继发于牙髓感染的疾病,常由于根管内细菌感染而导致根尖区骨破坏。由于人类个体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根尖周组织发病机理的动态变化不能被直接研究,所以选择并确立适当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目前,常用于建立慢性根尖周炎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猴、狗、鼠及小型猪等。其中,SD大鼠凭借其生长速度快、易培养、适应性强、价格低廉、易饲养等优势,常用于研究根尖周炎的发病机制。从建立SD大鼠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的依据、方法及模型建立后评价手段等方面,对国内外SD大鼠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作综述,为临床研究慢性根尖周炎的发展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胶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缓释载体修复骨缺损,促进早期成骨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制备纤维蛋白胶/ BMP-2复合物,BMP-2在复合物中的浓度为1 μg/mL.将36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成3组,均造成双侧桡骨外侧中1/3段长8 mm,宽2 mm,深1 mm的骨缺损.实验组:植入纤维蛋白胶与BMP-2的复合物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对照组:在骨缺损区单独植入纤维蛋白胶进行修复;空白组:骨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骨缺损自然愈合.于术后 2周、4周、8周分期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每组取样本4只,采用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骨钙素(OC)免疫组化检测骨缺损部位成骨情况.结果 X线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4周,骨痂形成的量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增多.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2周有少量骨基质沉积.对照组骨小梁稀疏.空白组骨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充填,未见新骨形成.术后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有较多的新骨形成,骨小梁排列规则,连成网格状.对照组骨小梁仍较稀疏.空白组仅见少量稀疏的骨小梁,小梁间有较多纤维组织充填.骨钙素(OC)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第2周,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OC表达分别达到高峰,其中实验组表达量大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术后第4周,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OC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但实验组表达量大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术后8周3组的OC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纤维蛋白胶/BMP-2复合物具有缓慢释放BMP-2的作用,能够持续促进骨缺损区骨组织的再生和钙化,加速骨缺损的愈合,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促进骨愈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