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466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SARIMA-GRNN组合模型和SARIMA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并对他们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2004—2016年上海市流行性腮腺炎逐月发病率资料,基于2004年1月—2016年6月的数据建立SARIMA模型。利用2004—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SARIMA模型拟合值与实际值、时间因子训练SARIMA-GRNN组合模型,并运用2016年1—6月数据进行验证,筛选模型最优平滑因子(spread)。采用2016年7—12月数据进行回代验证模型的外推预测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平均误差率(MER)、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 结果 SARIMA(0,0,2)(0,1,1)12为最优SARIMA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spread 值为0.0037。SARIMA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拟合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6.19%、15.18%、0.14、0.25;2.93%、2.28%、0.01、0.04。SARIMA模型、SARIMA-GRNN组合模型预测的MAPE、MER、MSE和MAE依次分别为17.40%、17.26%、0.03、0.16;15.24%、15.50%、0.02、0.14。 结论 SARIMA-GRNN组合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均优于SARIMA模型,但预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2.
<正>心房颤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在老龄人群中较为普遍,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由于其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有着较显著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目前认为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心房肌细胞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电重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减少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进而缩短有效不应期,而利于折返的发生;结构重构则以心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细胞凋亡后被纤维化所取代,进而分隔心肌传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BCT)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BCT检查鼻泪管,对照组采用CT泪道造影检查鼻泪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形态、解剖参数(骨性鼻泪管长度、中段管径最小横径、管径最小面积)及剂量长度乘积。结果 两种成像方法均可清楚观察患者骨性鼻泪管的解剖形态,清晰显示骨性鼻泪管的阻塞情况及周围组织结构。两组患者鼻泪管斜冠状位的长度、中段最窄处的横径及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为50.35 mGy.cm,是对照组剂量长度乘积的1/6左右。结论 与CT泪道造影比较,CBCT成像可以精准显示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引流状态,明确阻塞部位和程度,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45.
4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图书馆服务功能得以快速的发展,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利用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广西区内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手机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广西医学院校手机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通过分析混合学习的典型特征,构建了由前期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多元评价构成的混合学习组织过程模型。以第四军医大学《信息安全》课程为例开展混合学习案例研究,详细阐述了混合学习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环境构建、活动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方法。最后,针对混合学习实施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混合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要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混合学习应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适配性,并充分体现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目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优势和问题提出一种更好的DM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通过对有关DM健康教育模式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方面,将其按照一个清晰的框架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目前国内DM健康教育主要是由医院、社区、家庭开展,而医院、社区、家庭和DM患者在DM健康教育中各有优势,同时也有局限,若能协调得当,可更有效、更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医院为主导并提供优势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纽带,带动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模式,这便于DM患者及其家庭掌握更多DM知识及其防治技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和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男子监狱中在押人员的肺结核患病情况,为制定在押人群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某监狱中的1146名在押人员进行胸部 X 线摄片检查,对有异常阴影者进一步开展痰涂片和痰培养。所有数据经双人采用 Excel 2003软件录入,通过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男子监狱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588.70/10万,显著高于同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男性水平(P <0.01),略高于湖北省男性的平均水平;其中,新发现患者占55.56%,复治患者占33.33%。此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88.26/10万,培阳肺结核患病率为441.31/10万。结论男子监狱内的肺结核疫情亟待重视,应整合社会医疗资源,对在押人员进行定期肺结核筛查,并保障系统规范地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近年来全国HFRS疫情特征,总结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04——2017年全国HFRS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全国疫情概况、病例年龄组构成比、病例年龄组发病率,分省份比较HFRS季节性、长期趋势;采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2004——2017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HFRS趋势变化;采用季节分解法计算序列季节项。结果 全国累计报告HFRS 178 237例,死亡1 753例,年均发病率0.95/10万,死亡率0.009/10万,病死率0.98%。全国出血热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8.56%,95%CI: -10.26%~-6.86%)。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和湖北省等呈上升趋势(AAPC>0)。发病率、死亡率前5位的地区依次为黑龙江省(5.80/10万,0.059/10万)、陕西省(4.48/10万, 0.035/10万)、吉林省(3.79/10万, 0.030/10万)、辽宁省(3.71/10万, 0.027/10万)、山东省(1.57/10万, 0.018/10万)。HFRS发病呈双峰,最高峰出现在10月-次年1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76%;次高峰出现在4-7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2.17%。≥60岁年龄组发病率随年份波动不大,15~59岁年龄组发病率随年份整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2017年,HFRS病例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占比由9.75%上升至24.48%。结论 2004——2017年全国HFRS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华中、华南地区是今后HFRS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HFRS高发年龄组有向60岁及以上转移趋势,今后应加强该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以保证HFRS疫情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