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自制扣式负压抽提装置在甲型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420份呼吸道分泌物样本,随机分成实验1组(180份)与实验2组(240份),实验1组采用的采用柱式抽提法,实验2组是自制扣式负压抽提法,观察两种方法的抽提效率与定量检测结果,同时观察两种方法对RNA的完整性的影响。结果:实验2组的抽提效率明显高于实验1组,并且定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明显优于实验1组;自制扣式负压抽提法对RNA完整性的影响低于柱式抽提法(P0.05)。结论:自制扣式负压抽提装置在甲型流感病毒检测中效率更好,并且提取纯度更高于柱式抽提法。  相似文献   
32.
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患者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为男性吸烟者,以肺部损害为主,其中2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1例为肺脏终末期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胸部高分辨率CT示大小不一的多发囊腔阴影,病变以双上肺为著,终末期病例囊腔影遍及全肺.5例均经外科肺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资料,显示囊腔样改变和朗格汉斯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CD1a和S-100染色阳性).肺功能检查示V50占预计值%为53.6%~77.6%,V25占预计值%为38.5%~70.5%,V50和V25的降低与组织病理学所见小气道受累相符合.治疗以戒烟为主,疾病有自然缓解倾向.结论 P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于吸烟者,多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33.
王丹丹  陈刚  叶俏  鲍轶  官俏兵 《浙江医学》2018,40(4):339-341,364
目的探讨微小RNA-34b(miR-34b)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退变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10例骨关节炎(OA)患者和7例创伤性截肢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miR-34b表达水平。利用Targetscan基因信息软件预测得到miR-34b靶基因为Smad3,构建Smad3野生型及突变型3′非编码区(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4b对Smad3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体外培养SW1353细胞,分为A、B、C和D组,分别加入等量脂质体、无义序列、miR-34b模拟物(miR-34bmimic)和miR-34b抑制物(miR-34binhibitor)。RT-qPCR法检测miR-34b、Smad3、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水平。结果OA软骨组织中miR-34b表达水平较正常膝关节软骨组织明显上调(P<0.05)。SW1353细胞转染后,与A组比较,C组miR-34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组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34b的潜在靶基因为Smad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34b直接靶向抑制靶基因Smad3;转染miR-34bmimic和miR-34inhibitor后,与A组比较,C组Smad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明显升高(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与A组比较,C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明显升高(P<0.05);C组MMP-13mRNA明显升高(P<0.05),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34b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Smad3的表达进而诱导人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退变,从而促进O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PLCH患者中4例合并PH(36%),PLCH-PH临床症状较无PH者重,表现为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增加,杵状指,心功能(NYHA)达Ⅲ~Ⅳ级,并出现右心衰竭体征.胸部HRCT以双上中肺野弥漫囊腔样损害为主,并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及动脉血氧分压也显著降低,并出现呼吸衰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肺活检病理除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及囊腔样改变外,还可见肺小血管管腔狭窄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以氧疗、对症缓解症状为主,3例接受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未见明显效果;4例PLCH-PH,仅1例随访1年病情稳定.结论 PH是PLCH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PLCH病情进展、预后不良的标志;对于PLCH患者应注意PH的早期评估与预防.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高千伏X射线胸片和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对铁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以下简称“铁肺沉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选择某磁材厂80名接触铁氧体粉尘的工人进行高千伏X射线胸片和胸部HRCT检查。比较2种方法对铁肺沉着病诊断结论的差异。结果 80名工人中,仅5人(占6.2%)胸部HRCT未见异常改变,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弥漫性分布的气腔结节、磨玻璃影病变。高千伏X射线胸片、胸部HRCT诊断铁肺沉着病,极轻度分别占8.8%(7/80)和37.5%(30/80),轻度者分别占21.3%(17/80)和26.3%(21/80);对铁肺沉着病患者的诊断率分别为30.0%(24/80)和63.8%(51/80)。采用2种方法诊断铁肺沉着病的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0.411,P0.01);与高千伏X射线胸片比较,胸部HRCT对铁肺沉着病的诊断分度和诊断率均较高(P0.01)。结论 胸部HRCT对铁肺沉着病的诊断分级和诊断率均高于高千伏X射线胸片;胸部HRCT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职业性矽肺(以下简称"矽肺")和职业性石棉肺(以下简称"石棉肺")的发病潜伏期、高千伏X射线胸片及肺脏病理生理学特征。方法对173例矽肺患者(矽肺组)和246例石棉肺患者(石棉肺组)的粉尘接触情况、高千伏X射线胸片、肺病理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疾病期别、胸片影像学改变程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矽肺组比较,石棉肺组患者接尘工龄较短(P 0. 05),诊断年龄较大(P 0. 05),发病潜伏期较长(P 0. 05)。高千伏X射线胸片在矽肺组患者表现以双上、中肺区圆形小阴影为主,矽肺叁期以大阴影为主,胸膜较少受累;在石棉肺组患者表现以双下肺区不规则形小阴影为主,胸膜受累广泛。与同期别矽肺组患者比较,石棉肺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百分比、肺总量百分比、一氧化碳总弥散量(DLCO)百分比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P 0. 01),复合生理指数均升高(P 0. 01)。随着矽肺或石棉肺期别的升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总异常率均呈上升趋势(P 0. 01)。矽肺组和石棉组患者中,X射线胸片影像学改变程度越严重,肺通气异常和DLCO异常的检出率越高(P 0. 01)。结论矽肺和石棉肺发病个体特征、影像学改变和肺脏病理生理学特征存在差异,但其期别和X射线胸片影像学改变程度均与肺功能改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24h住院护士培训制在基层医院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将2013年入职培训的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14年入职培训的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制订24h住院护士培训方案,实行24h住院培训制度,培训考核合格后给予夜班准入,履行独立上岗职责。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护理技能考核、一次性夜班准入合格率、医生对新护士工作配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培训后护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一次性夜班准入合格率及医生对新护士工作配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24h住院护士培训制度能让新护士在心理上、行为上尽早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提高新护士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8.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纤溶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以纤维化为主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以炎症表现为主的非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nIPF-IIP)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差异,探讨纤溶活性异常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类型或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IIP患者144例,其中IPF患者102例(IPF组),nIPF-IIP患者42例(nIPF-IIP组);对照组26名.采用ELISA测定BALF和血浆中u-PA、t-PA和PAI-1含量.结果 ①IPF和nIPF-IIP患者BALF中u-PA分别为(0.20±0.01) μg/L和(0.22±0.01) μg/L,与对照组[(0.27±0.01) μg/L]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PF和nIPF-IIP患者血浆t-P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③IPF和nIPF-IIP患者BALF中PAI-1分别为(4.05±0.85) μg/L和(3.69±0.88) μg/L,高于对照组[(1.11±0.12) μg/L,P<0.05或P<0.01];血浆中PAI-1在各型IIP患者也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论是以纤维化表现为主的IPF,还是以炎症表现为主的nIPF-IIP,肺脏都表现以u-PA降低和PAI-1增加为特征的纤溶活性降低和纤溶抑制活性增强;循环中主要表现以PAI 1增加为特征的纤溶抑制水平增加.这种纤溶活性降低似乎在IPF表现更明显.关于以u-PA和PAI-1为代表的纤溶系统在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其与IIP类型或纤维化程度的确切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叶俏  代华平 《山东医药》2011,51(48):1-4
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可以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受累,对肺脏的损害尤为突出。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吸烟所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进展,在于对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的认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B-ILD)、脱屑性问质性肺炎(DIP)、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相似文献   
40.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