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1046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442篇
  14篇
中国医学   418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对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及对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8例安装起搏器术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加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10mg、每早1次,两组患者于安装起搏器术后24h内,治疗1周、2周及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并观察对起搏器参数的影响。结果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对照组SAS评分治疗1周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49.76±5.49)分比(56.15±5.09)分,P <0.01],治疗4周[(46.68±5.92)分比(56.15±5.09)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SAS评分治疗1周[(56.60±5.60)分比(57.35±5.23)分,P <0.05],治疗2周[(44.93±5.92)分比(57.35±5.23)分,P <0.01],治疗4周[(39.03±7.21)分比(57.35±5.23)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且,治疗组SAS评分治疗2周[(44.93±5.92)分比(49.76±5.49)分,P <0.05],治疗4周[(39.03±7.21)分比(46.68±5.92)分,P <0.0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4周,R波振幅、心室起搏阈值、心室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周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服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对起搏器参数无明显影响,且服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蛋白激酶CK2α在卵巢癌中表达意义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良性瘤,卵巢癌组织中CK2α和MMP-2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CK2α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性囊肿和卵巢良性组织(P<0.01);CK2α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CK2α与MMP-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543)。结论 CK2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与MMP-2在卵巢癌中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刘敬霞教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临床中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坚持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指出“虚”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始动因素,“瘀”“痰”“毒”“风”相互胶结为继发因素,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在治疗中遵循益气活血、祛风涤痰、解毒开窍等治疗原则,在用药中尤重视生黄芪、炙黄芪、炒白术、当归、三七、生地黄、葛根、醋柴胡等.在用药的特点上,用药轻灵与质重并举,旨在升清、降浊共存,重用补虚药,并善用祛风药、对药及藤类药.  相似文献   
104.
刘洲君  刘超 《江苏医药》2015,(6):691-69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其活动性以及严重程度对于疾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多个临床评分标准外,眼眶超声、C T 成像、M RI及闪烁扫描都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监测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05.
李春睿  刘超 《江苏医药》2015,41(3):343-344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1].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而限食疗法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一种措施,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既往的研究证实,长期限食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3],减少其胰岛素用量.但由于需要干预的周期长,患者依从性较差,难以广泛用于临床.为此,本研究通过观察短期极低热量限食对非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用药剂量的影响,为在我国推广更为适宜的饮食干预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骨饥饿综合征(hungry bone syndrome,HBS)是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术后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最早于1948年由Albright和Reifen-stein报道,发生率约为13%-30%[1].临床表现为与低钙相关的神经肌肉激惹性增加,程度从轻度乏力到严重时出现肢体抽搐,甚至心律失常[2].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9月—2020年6月因胸痛、胸闷入院,疑似CHD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n=422)和非CHD组(n=103)。同时又按照AIP三分位数分为3组:AIP≤-0.056组(n=176),-0.056<AIP<0.208组(n=175),AIP≥0.208组(n=174)。测定各血脂指标并计算AIP。比较CHD组和非CHD组的sdLDLC和AIP水平。分析AIP的影响因素和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sdLDLC、AIP、低密度脂蛋白(LDL)亚型LDL3、LDL4显著高于非CHD组,LDL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非CHD组(P<0.05)。随着AIP增加,sdLDLC、LDL4显著升高,LDL1、LDL2显著降低(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LDLC、高血压史是AI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LDLC、AIP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D患者sdLDLC与AIP呈显著正相关,sdLDLC、AIP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虽然多个权威学术机构发布了有关成人甲减的诊治指南,但直到2020年6月,法国内分泌学会(French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SFE)才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出台了针对老年人群的专项共识,即《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管理的共识声明》(简称SFE共识)[1],对老年甲减的管理给出了具体推荐。但有关老年甲减的诊断切点值、筛查人群和指标、干预指征以及治疗获益方面仍有诸多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以及近年的研究文献,总结老年甲减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共识与争议,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升对老年甲减的规范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康派特?医用胶对大鼠内脏创面止血后的安全性及其体内降解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和手术涂胶组,给胶组分别给予8μL或40μL康派特?医用胶。术后动物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重、摄食量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学、脏器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未见与康派特?医用胶相关毒性反应;6个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胶体被纤维结缔组织逐渐分割,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参与异物降解。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未见康派特?医用胶对大鼠机体有毒性作用,胶体在大鼠体内6个月开始降解。  相似文献   
110.
张莉  余姝  于园  刘蕾  段宇  刘超 《中华内科杂志》2003,48(1):595-596
患者男,21岁,江苏省盐城人.因反复双下肢乏力3年余,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双下肢乏力,多次查血钾在1.64~2.87 mmol/L之间,曾出现发作性软瘫2次,均发生在活动时,以下肢瘫软无力为主,软瘫持续数十分钟;晕厥1次,发生于剧烈活动后,呼之不应,数分钟后自行恢复神志,给予补钾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