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75篇
  免费   4524篇
  国内免费   2854篇
耳鼻咽喉   689篇
儿科学   992篇
妇产科学   540篇
基础医学   3749篇
口腔科学   1040篇
临床医学   11883篇
内科学   6209篇
皮肤病学   933篇
神经病学   2067篇
特种医学   3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5438篇
综合类   22902篇
预防医学   9217篇
眼科学   855篇
药学   9166篇
  102篇
中国医学   9304篇
肿瘤学   2623篇
  2024年   459篇
  2023年   1857篇
  2022年   1658篇
  2021年   1519篇
  2020年   1742篇
  2019年   2041篇
  2018年   2010篇
  2017年   1311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4299篇
  2013年   3639篇
  2012年   4350篇
  2011年   4637篇
  2010年   4391篇
  2009年   4461篇
  2008年   4371篇
  2007年   4271篇
  2006年   3971篇
  2005年   3940篇
  2004年   3610篇
  2003年   3306篇
  2002年   2874篇
  2001年   2714篇
  2000年   2465篇
  1999年   2029篇
  1998年   1781篇
  1997年   1682篇
  1996年   1562篇
  1995年   1456篇
  1994年   1341篇
  1993年   974篇
  1992年   862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745篇
  1989年   644篇
  1988年   587篇
  1987年   505篇
  1986年   484篇
  1985年   425篇
  1984年   322篇
  1983年   323篇
  1982年   254篇
  1981年   248篇
  1980年   161篇
  1979年   98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45篇
  1965年   29篇
  1959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5 毫秒
81.
输尿管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的原因与处理办法。方法:报告8例此种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输尿管结石所致者5例,外来肿瘤压迫输尿管、良性疾病手术后输尿管受压和放疗所致输尿管梗阻者各1例。针对梗阻原因分别行输尿管逆行插管、碎石、手术探查及肾包膜下穿剌等治疗。结果:8例患者输尿管梗阻解除后肾包被膜下积液均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包膜下积液大多由泌尿系结石致梗阻而引起,也可由输尿管附近病变压迫输尿管致管腔梗阻所致。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常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2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0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其中46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7.7%(88/9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90/90)。URL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25.4%(28/1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1.8%(90/110),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ESW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术改良小切口的方法和效果,使微创合理应用到人工关节置换领域。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 ̄2005年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30髋,其中传统切口15例,小切口技术15例,随诊时间:1年。结果:小切口组切口小,损伤小,出血量较少,伤口愈合好。结论:小切口技术在半髋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切实可行,切口小于传统方法的一半,损伤小,出血少,疤痕小,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经腹贲门癌切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 198 8~ 2 0 0 1年 4月 ,我科选择性采用经腹入路行贲门癌 (包括贲门平滑肌肉瘤 1例 )手术 41例 ,其中切除 3 8例 ,单纯探查 2例 ,术中改为胸腹联合切口 1例。现就本术式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切除的 3 8例中 ,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3 8~ 74岁 ,5 5~ 65岁者占 66%。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经纤维胃镜和X线钡餐确诊 ,合并心或肺疾病 (冠心、左束支传导阻滞、慢支、肺心病、肺结核等 ) 3 2例。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规范临床病理分期 ,二期 8例 ,三期 3 0例。手术切除标本病检腺癌 3 4例 ,平滑肌肉瘤 1例…  相似文献   
86.
MNNG诱导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不同培养时间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作用的变化,确定培养细胞发生转化进而增殖的最佳诱导时间。方法 将23~2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将接种培养第4、5、6、7、8d的细胞分别设为5个实验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用含终浓度为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嗣后换用常规培养基培养4周,再改用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MNNG诱导后每周取各组培养细胞固定、制样,每组随机取3张小盖玻片进行电镜扫描观察,连续取样11周。结果 经MNNG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表面出现形态各异的结构,既有与对照组类似的表面较光滑和有乳突的培养细胞,也有表面光滑如玻璃珠状的细胞,还有具长纤突、微嵴、皱褶、微绒毛、蜂窝和仙人球状等形态的细胞;实验1组培养至第5周即出现大量分裂细胞。结论 MNNG诱导培养第4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至第5周可发生转化而出现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87.
目的自身输血安全可靠,前者可扩大病人的血容量[1],后者可减少病人的血液丢失,防止供血途径感染(HIV HAV HBV HCV).方法临床手术中21例患者采用了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术前采患者外周静脉血密闭,室温下贮存,同样输入血浆代用品,患者血液被稀释,手术结束后,将贮存的患者血回输.结果男性15例,女性6例,患者年龄34~74岁,21例中食管贲门癌肺癌20例,回盲部肉瘤1例.每例患者均采用血200ml,稀释液用血浆代用品706代血浆400ml,手术结束后回输无不良反应,手术中患者平稳.患者血液稀释前后及术后二周血流动力学、血生化学、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正常,患者HCT平均值降至28.28%,HB平均值降至92g/L,达到中度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前相比,患者HB、HCT、RBC显著降低,仍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两周HB、HCT、RBC与稀释前比无显著变化.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用于肿瘤患者具有理想、实用、可靠、经济及预后良好的优点,该方法不抑制免疫功能,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患者的用血量.是节约用血,防止输血传播各种病毒的一种好方法,可用于基层边远山区医院病人抢救和治疗及适合家庭贫困患者更理想.  相似文献   
88.
刘福银 《医学文选》2002,21(3):287-288
目的 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诊断慢性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116例反复腹痛患儿均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16例儿童HP感染阳性率37.9%,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 ^13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膝关节腔药物注射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病有效方法之一。日常门诊治疗中,遇到少数病人在药物注射后出现膝关节剧痛,暂时性功能障碍,以往对这类病人的处理,采用肌注镇痛剂(曲马多、平痛新等),镇静剂(安定),或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病人仍剧痛难忍,持续时间8~30h不等,虽然预后良好,但病人在这段时间疼痛剧烈,心理恐惧。自1995~2000年,经采用关节腔穿刺抽液后注射局麻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8例病人中,男4例,女24例;单侧27例,双侧1例。其中退变性关节滑膜炎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