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TEM与SHVβ-内酰胺酶基因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1月医院分离的2277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 GNI+鉴定,GNS-145和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喹诺酮类等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TEM和SHV基因型别的流行状况.结果 共检出1025株ESBLs阳性菌株,ESBLs检出率为45.0%;21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83.0%、74.0%、52.0%、52.0%、29.1%、27.8%、16.5%、47.0%、31.0%、54.5%、53.0%、56.8%,10.0%、53.9%、38.5%、5.0%、4.0%、5.0%和5.0%,未检出哑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株;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TEM阳性25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69.4%和38.9%.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霞,尤其足产ESBLs大肠埃希菌存在着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且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胃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SELDI)技术检测胃癌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该簇蛋白,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分析该簇蛋白的肽指纹图,经数据库搜索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同时该蛋白峰的表达水平术后显著下降,经鉴定该簇蛋白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胃癌血清中SAA的表达.结论 胃癌患者SAA对于监测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产ESBLs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1~12月我院分离的大肠杆菌用VITEK-32GNI 鉴定,K-B法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等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17株产ESBLs大肠杆菌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结果产ESBLs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匹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41.6%、100%、69.5%、30.5%、98.2%、81.0%、81.0%、79.6%、79.2%、34.4%、12.5%、7.1%、7.9%、5.4%、81.0%、,未见亚安培南耐药株,产ESBLs检出率为46.4%。其中17株产ESBLs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2.9%(9/17)、100%(17/17)和100%(17/17)。氨基糖苷类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率以aac(3)-Ⅱ最高,占94.1%,aac(6′)-Ⅰb次之,占35.3%,ant(3″-Ⅰ、ant(2″)-Ⅰ较低,分别占11.8%和5.9%,其中1株表型耐药,但未检出以上基因。6株aac(6′)-Ⅰb阳性的大肠杆菌,经DNA序列测定,其中4株为经典型,1株为aac(6′)-Ⅰb-Cr型,另外1株为aac(6′)-Ⅰb新亚型。结论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更为突出。氨基糖苷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aac(3)-Ⅱ最高,aac(6′)-Ⅰb次之,ant(3″)-Ⅰ、ant(2″)-Ⅰ较低,aac(3)-Ⅰ和aac(6′)-Ⅱ未检出。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至少存在3种型别,以经典型为主,同时存在aac(6′)-Ⅰb-Cr型和aac(6′)-Ⅰb新亚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初步探讨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在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WCX)纳米磁性微球捕获60例RA患者、35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蛋白质。所获蛋白经PBSⅡ-C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蛋白指纹图谱。这些蛋白指纹图谱经Ciphergen ProteinChip和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之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 软件进行识别,最终筛选出RA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优化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在RA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共找到33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质荷比(m/z)为15 715.5D、7 771.4D、8 959.4D、8 469.8D和8 710.8D的蛋白峰用于建立RA诊断模型。经双盲实验验证,该模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0.0%。结论: 采用WCX纳米磁性微球联用MALDI-TOF-MS技术可检出RA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RA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胃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SELDI)技术检测胃癌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该簇蛋白,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分析该簇蛋白的肽指纹图,经数据库搜索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同时该蛋白峰的表达水平术后显著下降,经鉴定该簇蛋白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胃癌血清中SAA的表达.结论 胃癌患者SAA对于监测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6.
大肠埃希菌新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各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对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阳性的菌株进行DNA序列测定,测得序列与已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登录的aac(6’)-Ⅰb基因家族序列比对,确定型别。结果6株aac(6’)-Ⅰb阳性的大肠埃希菌,经DNA序列测定,其中4株为经典型,1株为aac(6’)-Ⅰb—Cr型,另外1株为aac(6’)-Ⅰb新亚型。结论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至少存在3种型别,以经典型为主,同时存在aac(6’)-Ⅰb-Cr型和aac(6’)-Ⅰb新亚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HBV感染者的感染情况及雅倍微粒子酶免法(MEIA法)试剂同国产ELISA法试剂的评价.方法MEIA法、ELISA法.结果HBV感染者各年龄组HBsAg与CORE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BeAg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ELISA法试剂检测乙肝标志物同MEIA法试剂相比的结果符合率以HBsAg、Anti-HBs为最佳,而CORE、Anti-HBe符合率偏低.结论HBV感染者不同年龄组HBeAg含量有显著性差异,HBsAg与CORE最无显著差异;MEIA法试剂检测乙肝标志物优于ELISA法试剂.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胃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SELDI)技术检测胃癌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该簇蛋白,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分析该簇蛋白的肽指纹图,经数据库搜索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11 100~11 900的一簇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同时该蛋白峰的表达水平术后显著下降,经鉴定该簇蛋白峰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胃癌血清中SAA的表达.结论 胃癌患者SAA对于监测胃癌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