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核酸印迹杂交法在检测细菌毒力基因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以10倍连续稀释的O157 ∶ 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血清2型猪链球菌染色体提取物为模板,与志贺毒素2基因(stx2)和荚膜多糖2J基因(cps2J)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核酸印迹杂交法检测PCR产物,比较两种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结果 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EDL933菌株stx2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6.7102 cfu(56.87 pg)/PCR体系,对SC84菌株cps2J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 4.3102 cfu(12.65 pg)/PCR体系;核酸印迹杂交法对EDL933菌株stx2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6.710-1 cfu(56.87 fg)/PCR体系,对SC84菌株cps2J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4.310-1 cfu(12.65 fg)/PCR体系。 结论 用核酸印迹杂交法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2基因和猪链球菌cps2J基因PCR产物的灵敏度均比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高了1000倍。  相似文献   
172.
17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月,眼睑下垂、四肢乏力伴呼吸困难2 d"于2010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月前感冒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无明显肢体无力及呼吸困难,近2 d家属发现其双侧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讨中国结核分枝杆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的标准化方法,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线性点杂交等技术,结合BioNumeries(Version 5.0)软件,对22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使用Spoligotyping标准化方法 对224株中国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将其分为北京家族菌株和非北京家族菌株两大簇.其中北京家族菌株129株,为主要的流行菌株.结论 初步确定中国Spoligotyping标准化技术方案.该方法 快速、简便、重复性好,能同时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和分型,有利于结核病传染源的追溯和流行趋势的研究,尤其是在鉴定北京家族菌株上具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5.
天然多羟基芪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多羟基芪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6.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病人及实验动物血清中布氏菌及其抗体。在每毫升含有5×10~2个布氏菌的菌悬液,荧光抗体法即可检出,它也能检查感染动物的各种材料(如肝、牌、淋巴结)。根据布氏菌在细菌侵袭的细胞内形成菌团的特点,经荧光抗体染色很容易发现。为了抑制组织自身荧光,应用Evans蓝复染。本文还对荧光抗体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细菌分离和凝集试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观察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PC方案在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 将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时均给予止呕、利尿和水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术前新辅助化疗接受PC方案治疗,第1天给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4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予注射用顺铂10 mg·m-2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以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2组患者在术前新辅助化疗结束5周后进行左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对比2组术前新辅助化疗后的近期疗效,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炎症、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增殖相关因子水平,以及手术切除率和完全性切除率,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58例,试验组5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试验组的疾病缓解率为64.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10%(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1分别为(224.14±35.92)和(265.22±24.48)p...  相似文献   
178.
179.
目的探究新疆牧场羊携带微生物多样性及潜在人兽共患病原菌种类,为有效防治人兽共患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喀什和石河子市牧场羊群,同期采集羊口咽拭子和肛拭子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比对Minikrakenv2数据库,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多样性和差异性分析,了解两地区羊携带的细菌种类。结果共采集羊口咽拭子72份和肛拭子231份。门水平上,两样品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属水平上,两样品的优势菌属均不相同,共检出10种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大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和猪链球菌。经主坐标(PCoA)分析和相似性(ANOSIM)分析,两地区间羊携带细菌和潜在人兽共患病细菌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牧场羊口咽部和肛门部菌群存在多样性及地区差异性,检出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以食源性传播为主,存在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