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髓坏死是在白血病、恶性肿瘤或镰状细胞贫血的基础上继发骨髓组织大面积坏死的一种疾病.不包括骨髓的局灶性坏死或因骨坏死而引起的骨髓坏死.病人多出现难以忍受的骨痛,常有发热,死亡率极高.骨髓坏死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亦很少有人报道.它的发病机理到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报告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导致的急性骨髓坏死.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疾病不同程度分组中的差别及与感染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入院后做可疑感染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细菌培养,同时肘静脉穿刺取血进行HMGB1测定和APACHE-Ⅱ评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SIRS组,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并设对照组.结果 轻度SIRS组,重度SIRS组,休克组HMGB1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HMGB1含量与轻度SIRS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度SIRS组和休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抵抗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GB1可作为判断SIR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也可作为区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SIRS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GGT、ALT/AST、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和最大变形指数(DImax)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32例其他肝病患者及56名健康查体者,同时进行GGT、ALT/AST、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和最大变形指数(DIMAX)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然后分别计算出单项和四项联合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试验总有效率并加以比较.结果四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44.6%,阳性预期值为55.7%,阴性预期值为89.2%,实验总有效率为65.3%.结论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酒精性肝病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Rhesus血型(简称Rh血型)因其抗原众多、变种各异和临床疾病相关性而备受重视。该血型系统中与临床疾病关联最密切的抗原即RhD抗原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编码RhD抗原的RHD基因两侧各有一个序列高度相似的Rh盒子基因,RhD阴性即是由上、下游Rh盒子基因之间的基因重组引起。分析RhD阴性孕妇丈夫RHD基因的纯合性可预测胎儿患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山东地区汉族人RhD阴性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Rh盒子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分析以确定RHD基因的纯合性。方法:74例RhD阴性献血者的DNA样品首先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然后对Rh盒子基因进行PCR基因扩增,其扩增产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RHD基因的纯合性测定。结果:46例(62%)样品在多重PCR-SSP分析中显示缺失RHD基因,在PCR-RFLP分析中显示为纯合的RHD基因阴性。22例(30%)样品显示存在RHD基因,其中19例显示为杂合的RHD基因,3例显示为纯合的RHD基因。5例(7%)样品缺失RHD基因,但PCR-RFLP分析显示存在一个RHD基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们至少存在RHD基因第1和10外显子。1例(1%)样品显示存在RHD基因,但缺失第6外显子。结论:HD 基因缺失是引起中国汉族人RhD阴性表型形成的主要分子机制。RhD阴性个体主要表现为纯合的RHD基因阴性,少部分RhD阴性个体存在杂合的RHD基因和纯合的RHD基因。  相似文献   
26.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山东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办法随着微柱凝胶技术[3]等输血相关革命性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输血科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库”概念,而逐步成为集血液供应、实验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输血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规范》三个文件的规定。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出现医疗纠纷时,法律重视的是证据。因此,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尤为重要。输血科除了要制定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等以外,应当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体系,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备查是十分关键的。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表明,只要科室管理做到了...  相似文献   
27.
临床输血管理越来越受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视。全体医务人员的安全输血、合理输血、科学输血和有效输血的意识逐步提高。临床输血医学文书(以下称输血文书)管理是输血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体现。但是,输血文书涵盖的范围以及管理要求散见于各层级法律法规和规范。  相似文献   
28.
了解义务献血员与职业献血员血清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别,配合《义务献血法》的实施,积累本底资料,为提高献血质量提供参考.我们于1998年6月对山东省血液中心的部分献血员的7种血清蛋白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 义务献血员来自济南地区机关、学校,职业献血员来自济南地区及附近郊县个体有偿献血者.所有献血员Hb、肝功能、胸透、乙型及丙型肝炎感染标志、梅毒、艾滋病检测均正常.1.2 检测项目 IgG、C_3、C_4、铜兰蛋白(CER)、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  相似文献   
29.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的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常见的几种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有 :AA、MDS、脾亢、MA、多毛细胞白血病、PNH等。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特点 :在病程中都会出现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即RBC <4 .0× 10 12 /L(女性RBC <3.5× 10 12 /L)、WBC <4 .0×10 9/L、PLT <10 0× 10 9/L。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并不少见 ,常见于血液病 ,亦可见于其它系统的疾病 ,因涉及疾病甚多 ,其诊断难在病因学诊断或称原发病的诊断及原发病间的鉴别诊断。但是结合临床、血象、骨髓象几方面可以比较容易的区分开来 ,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