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31.
刘娇  张海新  韩玉  林春玉  张涛  邹忠梅 《中草药》2023,54(23):7723-7729
目的 研究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a全草中酮类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HPLC及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穿心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获得的化合物采用Griess法测定抗炎活性。结果 从穿心草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1)、1-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2)、1,5-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3)、1,3-二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4)、1,3,7-三羟基-6-甲氧基(口山)酮(5)、5-羟基-1,3-二甲氧基(口山)酮(6)、1,6-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7)、1,5-二羟基-3,6-二甲氧基(口山)酮(8)、1,3,5-三羟基酮(9)、3,7,8-三羟基-1-甲氧基(口山)酮(10)、1,3,7-三羟基酮(11)、1,3,7,8-四羟基酮(12)、1,3,5,8-四羟基酮(13)、1,3,6-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14)、1,5,6-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5)、1,3,6,7-四羟基酮(...  相似文献   
332.
刘娇  王川林  赵川  谢巍  李毅   《四川医学》2023,44(6):610-61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循环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sPD-1)、CXCL-10、CXCL-11水平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PD-1,CXCL-10、CXCL-11,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及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 健康对照组外周血sPD-1、CXCL-10、CXCL-11表达水平最低,与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及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进展,外周血sPD-1、CXCL-10、CXCL-1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重型乙型肝炎组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病循环血中总体sPD-1表达水平与HBV-DNA载量、ALT、AST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HBV相关性肝病循环血中总体CXCL-10、CXCL-11表达水平与HBV-DNA载量、ALT、AST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P<0.05);HBV相关性肝病各组循环血中s...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索电刺激足三里穴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和原理。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T)、缺血再灌注组(IR)、足三里穴电刺激组(IR+EA)、电刺激加miR-374阻断组(IR+EA+SiRNA),于再灌注8 h取材,每组8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74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C-3II、Beclin-1的蛋白水平。HE染色检测各实验组肝脏组织损伤情况。比较各组的上述因子水平。结果:与NT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血清ALT、TNF-α增加(P<0.001),并随着miR-374表达的降低,LC-3II、Beclin-1表达的增加(P <0.01),肝细胞损伤严重。与IR组相比,IR+EA组的ALT、TNF-α下降(P <0.01),同时miR-374上调,LC-3II、Beclin-1进一步增加(P <0.01),HE染色发现肝损伤得到缓解。相较于IR+EA,IR+EA+SiRNA组逆转了电刺激的治疗作用(P <0.05)。结论:电刺激足...  相似文献   
334.
目的:探究驽药液的抗炎作用,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计算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大鼠足肿胀程度及肿胀抑制率,评价驽药液的抗炎作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驽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3.00%、29.00%、26.00%(P<0.05、P<0.05、P<0.05);驽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大鼠足肿胀(P<0.05、P<0.05、P<0.05);驽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可抑制大鼠血清中IL-6水平(P<0.05),驽药液高、低剂量组可抑制大鼠血清中PGE2水平(P<0.05、P<0.05);驽药液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无影响。结论:驽药液可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血清中IL-6和PGE2产生相关。  相似文献   
335.
目的探讨具有不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的胰腺星状细胞(PSC)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将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与胰腺癌PANC-1细胞共培养后检测IL-22的表达及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构建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 检测PANC-1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后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将含有不同表达水平的胰腺癌间质PSC细胞与胰腺癌PANC-1细胞体外共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吉他西滨培养72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 计算细胞耐受吉他西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稳定敲低或者过表达IL-22的人原代胰腺癌间质PSC细胞并与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混合后种植于裸鼠皮下, 40 d后处理裸鼠取出肿瘤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比较两组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t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单纯PANC...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探索主观认知下降(SCD)与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记忆力、执行功能不同维度的改变。方法 招募福建省福州市6个社区符合要求的SCD与MCI为研究对象,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Stroop色词测验(SCWT)与中文修订版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CR)第二版作为主要的认知研究工具。结果 MCI组与SCD组MoCA总分及分测验评分、SCWT卡片C正确数、SIE(C-B)正确数、WMS-CR记忆商及分测验心智和、背数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与MCI在记忆力领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短期记忆(包括瞬时记忆)子维度;在执行功能领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功能子维度。未来临床上对于AD临床前期的预防和治疗可集中在以上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子维度。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观察不同频次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频次温和灸治疗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家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和造模组37只。空白组给予标准饲料饲养,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结合免疫损伤的方法制备AS模型。造模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只家兔进行血脂检测和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观察,检验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后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低频次艾灸组、高频次艾灸组,每组12只。从第9周开始,低频次艾灸组和高频次艾灸组选取“膻中”“神阙”“内关(双)”“血海(双)”穴位进行艾灸干预,低频次艾灸组治疗隔日1次,高频次艾灸组治疗每日1次,每次治疗30 min,共干预4周。空白组、模型组仅进行抓取、固定,不予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家兔一般情况;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苏丹Ⅳ染色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结构,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复制SCIRI模型。实验一:42只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灌注前(0?h)及再灌注后3?h、6?h、12?h、24?h、36?h及48?h 7个不同时间点,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的表达。实验二:36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Dex干预组(Dex+I/R组)。Sham组分离腹主动脉后,不做缺血处理。I/R组和Dex+I/R组,分离腹主动脉并夹闭30?min,以诱导脊髓组织缺血。脊髓缺血前30?min,Dex+I/R组静脉给予Dex [10?μg/(kg·h),直至再灌注后1?h。再灌注后48?h对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Tarlov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的渗透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p-JAK2、p-STAT3、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实验一:与灌注前(0?h)比较, 再灌注后6?h、12?h、24?h及36?h脊髓组织p-JAK2、p-STAT3的表达增加(均P?<0.05),并于24?h到达峰值。实验二:再灌注后48?h,Dex+I/R组的Tarlov评分增加(P?<0.05),脊髓组织损伤减轻;Dex处理能够降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P?<0.05),并减少脊髓组织中伊文思蓝的渗透量(P?<0.05);Dex上调p-JAK2、p-STAT3的表达(P?<0.05),并下调Cleaved caspase-3、TNF-α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 再灌注阶段,存在JAK2/STAT3保护性通路的激活,但这种激活作用并未维持;Dex可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并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SCI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