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灸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证明艾灸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目前未被广泛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强机理研究,以促进其临床运用,推动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22.
<正> 我院周楣声等近几年应用中医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此有必要研究其作用机理。临床发现在EHF的病程中,体液因素的变化对EHF  相似文献   
23.
用荧光法测定42例肺心病急性期血浆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5-HT、5-HIAA 值显著高于支气管炎发作期和对照组;肺心病缓解后,5-HT、5-HIAA 值显著下降.肺心病伴呼吸、心脏衰竭及肾功能不全者5-HT 值高于无并发症患者,5-HT 显著升高的肺心病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4.
冠心病患者血浆组胺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昌树  刘冰怀 《广东医学》1994,15(3):154-155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组胺(HA)可诱发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血浆HA的变化如何,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类型冠心病急性缺血患者血浆HA含量变化,结果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1.冠心病组:按WHO标准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40例(男26、女14),年龄45~72(平均59.6)岁。其中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3例,患者均服用硝酸酯类药物。2.对照组: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健康者41例(男31,女1O),年龄30~67(平均52.4)岁。 二、方法:心绞痛患者于疼痛发作时及缓解后2~4天各采血1次,AMI于心肌梗塞症状发生后24、48小时及第7天分别采血1次,所有受检者均卧位自肘静脉取血2ml,肝素抗凝分离血浆,根据Shore.A.P测定方法,用日立HPF-4型荧光计测定组胺含量。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5.
选取丹参、丹皮等11味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组成“抗氧化复方”,以大鼠束缚水浸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为实验病理模型,观察抗氧化中药对应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中药复方组和丹参注射组的胃粘膜损伤计数分别为8.5±2.31和19±4.24;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分别为10.74±0.94和11.80±1.06(nmol/ml),均较对照组(损伤计数39±6.50,LPO19.06±1.10nmol/ml)显著减轻(P<0.05)。初步证明抗氧化中药对应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复方效果可能优于单味药。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应用荧光法技术测定503例健康成人血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其正常范围为:1.色氨酸285例血清内7.06~10.30μg/ml,129例血浆内2.50~9.86ug/ml.2.酪氨酸370例血清内8.45~16.21μg/ml,133例血浆内5.83~14.85μg/ml.此数据对临床医学及基础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帕金森氏病患者脑立体定向术前、后脑脊液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作用机理如何。方法:对15例帕金森氏病患者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前及术后一周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检测及手术疗效观察。结果:患者术后脑脊液中多巴胺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显著减少,术后毁损区对侧上下肢体震颤、肌强直消失,但运动不能症状未能改善。结论:帕金森氏病术后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并在低水平下暂时获得平衡。从中枢神经递质生化变化,脑立体定向术不能彻底治愈帕金森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