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胸腔超巨大脂肪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4岁。因咳嗽、气短3年,加重6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右下肺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右胸腔病变累及胸膜、肺、纵隔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胸部CT:右胸腔巨大肿物,累及胸膜、肺、纵隔,考虑恶性,脂肪肉瘤可能性大。见图1。因为肿瘤体积巨大,手术时可能出血较多,  相似文献   
32.
1999年6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地尔硫治疗高血压伴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1999~2002年,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将55例AMI患者(均符合WHO标准)分为两组,PTCA组(A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9.2±9.7)岁。AMI位于前壁18例,下壁8例,前间壁2例,正后壁2例。均于发病后6小时内行急诊PTCA+支架治疗,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Ⅲ级后给予静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低  相似文献   
34.
肺挫伤是主要的胸部钝性伤,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肺挫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肺挫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容易继发感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1].肺挫伤后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失控导致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激活,引起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导致肺损伤加重,免疫功能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CHF患者64例,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按NYHA分级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及心肾阳虚证3种证型.用ELISA染色法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组中医证型组NT-proBNP的水平不同,心肾阳虚证组高于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以(P<0.01).发生终点事件组(心源性死亡,因心功能恶化、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再入院)NT-proBNP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其中死亡组的NT-proBNP较再入院组升高,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标记物NT-proBNP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可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自控静脉泵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胸外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观察组)和自控静脉泵镇痛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关胸前在胸部切口的上下各3个肋间解剖出肋间神经,应用氩氦超冷刀2mm探头在-70~-90℃冷冻肋间神经80~90s。对照组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实,但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简便实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7.
成人漏斗胸胸腔镜辅助矫治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们采用微创的方法矫治成人漏斗胸32例,现对临床初步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2.7±7.0)岁.均自幼或少年期发现胸廓异常,活动耐力低,活动后心慌、气促.心理上有特殊的窘态反应、耻辱感,交际能力受限等.伴脊柱侧凸畸形1例、女性右侧乳房发育差2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术40例,应用体外循环22例,非体外循环18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并发症和围术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内死亡1例,为同术期心肌梗塞:1例术后10d室颤,急症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内支架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恢复正常。39例顺利出院,随访无心绞痛症状发生,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和于术方式、良好的心肌保护、完全再血管化及围术期密切监护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
静脉瓣膜修复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人,行股静脉纵行切开,检查病变瓣膜下垂情况,将过长的瓣叶以间断缝合法缝于静脉壁上,使下垂的瓣叶缩短,张力增强,以阻挡股静脉血返流。术后17例18条肢体原有的肿胀、色素沉着及溃疡等症状均减轻或愈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肺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 统计1980至2005年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30例无症状.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行错构瘤摘除术33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叶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6例无一例复发与恶变.结论 肺错构瘤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肿瘤.应与肺癌、结核瘤等鉴别并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