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探讨头颈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报道1例复发的右侧颈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41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EDLINE,以"树突细胞,肉瘤,滤泡状树突细胞"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1986-01-2009-08发生于头颈部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并且有英文全文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成功手术切除右侧颈部复发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术后予以放疗. 通过MEDLINE检索共报道79例头颈部的FDCS患者,50.6%患者进行手术治疗,47.5%复发.21.5%患者进行了术后放疗,复发率35.3%.51.9%的患者复发后再手术和(或)放疗.CD21(+)和CD35(+)对淋巴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淋巴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具有一定恶性倾向的肿瘤.外科手术加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2.
123.
目的 探讨阿利沙坦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稳定降压及心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20只13周龄雄性SHR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阿利沙坦酯组,每组10只;另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阿利沙坦酯组连续灌胃给药阿利沙坦酯34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从第16周开始每4周监测1次血压,48周时超声检测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s)、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LVM),随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骨骼肌肌动蛋白α1(ACTA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HBS4)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利沙坦酯组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VSd、IVSs、LVPWd、LVM和LVPWs升高,LVIDd与EF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利沙坦酯组IVSd、IVSs、LVPWd、LVM和LVPWs降低,LVIDd、LVIDs与EF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脏组织心肌纤维紊乱,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Col-Ⅰ、Col-Ⅲ、ACTA1和THBS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利沙坦酯组心肌病理改变改善,Col-Ⅰ、Col-Ⅲ、ACTA1和THBS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阿利沙坦酯可有效降低SHR血压,减轻高血压所致的心肌纤维化水平,改善心室重构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CHF患者95例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为1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脑钠素(BN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在CHF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2001年ACC/AHA心衰指南中心衰分期标准的95例CHF患者,其中A期21例,B期23例,C期31例,D期20例.抽取同期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选者血浆BNP、IL-6和IL-10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CHF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2年.因心衰再住院或心血管疾病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1)LVMI异常始见于CHF B期患者,是左窒重构中较早出现的指标.(2)血浆BNP水平升高始见于CHF B期患者,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3)随心衰进展(C、D期),血浆IL-6、IL-10水平升高,二者比值下降,血浆BNP水平与IL-6、IL-10呈正相关.(4)Stage 分期法能较NYHA分级更好地预测CHF终点事件发生率.(5)COX回归分析提示BNP、IL-6水平为评价CHF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P=0.026).(6)将Stage分期与BNP水平结合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1)LVMI可以早期预示左室重构.(2)心衰进展的内在机制是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3)BNP水平是预测有症状心衰发生和预后的良好指标,BNP和Stage分期相结合危险分层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心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浸膏(简称芪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肌血管新生、梗死面积和心功能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左前降支结扎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n=15)、芪参益气浸膏干预组(芪参组,n=13);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EPO组,n=14)。芪参组给予芪参益气浸膏100m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周;EPO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5000u/kg)腹腔注射一次。第4周末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大鼠处死后心肌标本分别进行HE和抗大鼠CD,。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计数梗死、梗死边缘区及非梗死区直径〈10μm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1.造模各组LVEF较假手术组降低(P均〈0.01),其中芪参组及EPO组均较AMI组增高(P〈0.01、P〈0.05),且芪参组高于EPO组(P〈0.05);造模各组LVFS较假手术组降低(P均〈0.01),芪参组高于AMI组(P〈0.01),EPO组与AMI组无差异(P〉0.05);造模各组较假手术组LVEDd增大(P均〈0.05),芪参组与EPO组小于AMI组(P均〈0.05),芪参组与EPO组间无差别(P〉0.05)。2.芪参组和EPO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AMI组(P均〈0.01),前二者间无差异(P〉0.05)。3.造模各组心肌梗死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多于假手术组(P均〈0.01),芪参组和EPO组较AMI组增加(P均〈0.01),且芪参组又多于EPO组(P〈0.01)。4.抗大鼠CD31免疫组化标记,芪参组和EPO组心肌梗死周边区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AMI组(P均〈0.01),芪参组明显高于EPO组(P〈0.01);各组非梗死区及梗死区的心肌新生毛细血管密度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芪参益气浸膏可改善心肌?  相似文献   
127.
高血压防治     
高血压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缺乏预防知识,失去早期规范治疗时机,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冠心病,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甚或因上述致残乃至死亡都是该病的终末表现。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企图改变这一状况,但结果至今并不理想,以至于连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三率”(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的控制仍很低。我国更是如此。许多患者错误地认为,“不头痛,心里也不难受”,血压高点没什么。还有的人认为,“血压随年龄增加,高血压不要紧”。甚至某些社区医生至今仍以年龄加上9…  相似文献   
128.
20 0 1~ 2 0 0 2年 ,我们采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4 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4 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2 5~ 6 5岁 ,平均 (39.5 +11.2 )岁。其中房颤 2 2例 ,房扑12例 ,阵发性室上速 6例 ;均为心室率≥ 12 0次 / min且持续时间超过 10分钟者。治疗方法与结果 :艾司洛尔 0 .5 m g/ kg快速静注 ,10分钟后如心率仍 >12 0次 / m in,则再以 0 .1mg/ (kg.min)维持量静脉泵入。用药过程中 ,应用床旁监护仪监测患者连续心电图、脉搏及血压变化。本组用药后 15分钟 ,显效 (异位心律转变为…  相似文献   
129.
按常规操作,分别用套有塑料丝管(直径1.8~2.2mm,长22mm)的微量进样器、定量20微升的加液器和血红蛋白吸管取同一标本做30次HiCN 测定.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